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延安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回延安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5

《回延安》导学案3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回延安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收集延安的相关知识,了解当时的革命者对延安的特殊情感。
 
自主 预习:
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之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2、“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二、词语积累
 搂定(    )  白 羊肚手巾(    )糜子(   ) 脑畔(    )  油馍(   )  一盏盏(    )
整体感知:
本诗计五个自然章(即部分),诗歌以诗人离别11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合作探究:
一、研读文本
1.第一部分中 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诗人行近延安时什么样的感情?
 
 
2.第一部分中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踏上延安土地时什么样的 感情?
 
 
3.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第二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
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况?
 
 
5.第二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6.第三部分是怎样描写团聚场面的?描写出什么样的团聚场面?
 
 
7.第三 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8.第四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9.第五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和 前文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探究主旨
1.归纳 本文的中心思想。
 
 
2.讨论: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三、语言品析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4.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5.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6.身长 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拓展延伸:
    诗人善于运用拟人描绘景物抒发感情,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唱、笑、招,都是写动作神情的,这里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请你仿照本文的写法,也运用拟人手法,写 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回延安》当堂达标练习
一、          基础训练
1、《回延安》体裁是___,采用陕北_____的形式创作的。
2、《 回延安》中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例如:_______,
_____________。
3、《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回延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1、节选的语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词中的“羊羔羔”有什么含义?
 
3、词中的“母亲”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具体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你如何理解“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一句的意思?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