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题型突破综合题专题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专题四
题型突破——综合题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一、地图辨析题
1.一般经纬网图
(1)纬度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见图 Z4-1)。
图 Z4-1
(2)经度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见图 Z4-2)。
图 Z4-2
图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
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20°W 向东到 160°E 属于东
半球,20°W 向西过 180°到 160°E 属于西半球。
2.南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确认方向(见图 Z4-3)。
图 Z4-3
(1)面对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如图甲),图甲中各点越近极点(中心),纬度越高,位置越靠北。
(2)面对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如图乙),图乙中各点越近极点(中心),纬度越高,位置越靠南。
(3)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甲、乙两图中箭头都指示东方,
箭尾指示西方。
(4)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定南北极,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
转,则是以南极点为中心;地球呈逆时针自转,则是以北极点
为中心。
【例题 1】读图 Z4-4,回答下列问题。
图 Z4-4
(1)图中 A、B、D 三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A 点位于 B 点的________,C 点位于 B 点的________,
C 位于 D 点的________。
(3)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位于西半球的是
________。
【方法点拨】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判断南北半球
(北逆南顺)、东西方向;再根据东增东经,西增西经判断东经西
经。在图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
圈。
30°S,45°E
60°S,180°
0°,0°
西北
东北
西南
A、D
B、C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可以判断出任意等高线上
一点的高度。
(2)判断等高线的稀疏程度,从而可知某地点坡度陡与缓的程
度。等高线越密集,表明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平
缓。
(3)观察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闭合区域是山顶
还是盆地。在闭合的等高线地形图上,中间高、四周低的表示山顶;
中间低,四周高的表示的是盆地。
(4)通过等高线的弯曲程度来判断是山脊还是山谷。等高线弯
向高处的是山谷;等高线弯向低处的是山脊。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
处的是陡崖。
【例题 2】图 Z4-5 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图 Z4-5
(1)该图所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3)甲山峰的海拔不超过________米;C 地与 D 地相比,坡
度较缓的是________。
(4)若 EF 附近发生泥石流时,小东正处于图中乙处,他选
择的正确逃生路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
【方法点拨】注意图中等高距为 200 米;等高线越稀疏坡
度越缓;在山区遇到泥石流,要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垂直方向
逃生。
山地
鞍部
陡崖
1 200
D
②
④
二、区域特征分析比较题
1.在进行区域复习的时候,注意梳理主干知识,归纳出每
个区域中最具特色的地理特征,避免知识过于繁琐,不必纠缠
细枝末节。
2.复习时候,注重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自然要素和人文要
素)的归纳整理。进行大洲与大洲、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各
要素的比较。在答题的时候,尤其是列表比较异同点的时候,
分清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两者的区别。
【例题 3】(2010 山东淄博)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
Z4-6),完成下列问题。
图 Z4-6
(1)写出地理区域的名称: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2)A、B 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 1 月______℃等温
线、________mm 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3)C 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本区域多
________(内流/外流)河。
(4)D 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在本区域海拔较低
的地区,分布着________农业。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0
800
干旱
内流
高寒
河谷
【例题 4】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主要矿产
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图 Z4-7),回答问题。
图 Z4-7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均属________国家。
但两国发展工业的条件不同,日本的________资源贫乏;而澳
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特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2)填写下面表格,比较两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差异。
发达
矿产
煤矿
铁矿
北半球
南半球
山地
高原
太平洋
东南
三、区域内部地理要素分析题
此种类型题目要仔细看图,要具有一定的图文转换能力。
并且运用已经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
析,作出判断。熟练掌握各要素间的联系。如:地形地势、海
陆位置等对气候的影响、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的关系、气候与
河流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各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例题 5】读下面两幅非洲地理要素分布图(图 Z4-8),分
析回答问题。
图 Z4-8
(1)请用图中信息证明,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是名副其
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河是世界上最长的________河,但其水量小于 B 河,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以赤道为对称轴,气候带呈对称分布
B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尼罗
四、数据图表分析题和绘图题
学会从图表中查找有效信息并能加以运用。各种图表中信
息量大,仔细审题,选取所需要的,特别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答案有时候也可以直接在材料中找到。
【例题 6】图 Z4-9 中甲图为某地 12 个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资料统计图,据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 Z4-9
(1)横轴表示气温,据图可以看出,该地________月气温最
高,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纵轴表示降水,据图可以看出,该地________月降水量
最多。
(3)绘图:根据甲图资料补绘乙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
状图。
(4)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北
2
地中海气候
【例题 7】读中山市每 10 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变化及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中山市每 10 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及比较表
(1)我国在 1990 年和 2000 年分别进行了第四、第五次全国
人口普查工作。对比中山市“四普”、“五普”数据,可以发
现中山市具有大学、高中学历的人口________,小学及小学以
下文化程度人口________。
(2)总的来说,中山市人口文化素质逐步________,但大学
学历人口比重较全国的平均水平________,难以适应未来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
少
多
提高
低
五、人口、资源、环境热点问题
【例题 8】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1)从资料可以看出;1965 年到 1977 年,该地森林覆盖率
下降了________%,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_%,与之相伴的环
境变化有______________、气温年较差增大、______________
等。
9
30
年降水量减少
河流含沙量增加
(2)从 1965 年到 1977 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可能原因
是(
)
B
A.退耕还牧
C.人口增长
B.毁林开荒
D.生产落后
(3)1977 年到 1997 年,该地采取了____________等措施,
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4)此材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
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答案合理即可)
退耕还林
六、区域识别读图题
1.辨认标志性地理事物,注意地图中的细节(如:我国部
分省区图,可以根据图中流经的河流、特殊的纬线、有特色的
省区轮廓等)。
2.将该区域置于整个国家的大区域中,将熟悉的大区域的
知识(如:地形区、流经河流等)分解到局部区域中。
【例题 9】读我国部分地区铁路干线分布图和沿海两省轮廓
图(图 Z4-10),完成下列问题。
图 Z4-10
(1)流经 B 省的河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流经 A 省河
流的突出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A、B 两省中,能一年收获两季水稻的是________省。
(3)经过 A、B 两省,对繁荣香港经济有重大意义的铁路线
是________线。春节期间如果乘坐火车从 B 省到 A 省,你会感
到气温越来越________。
(4)A、B 两省拥有多个经济特区的省份是________省。
珠江
水量小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B
京九
低
B
七、活动探究题
此类题目很多都与教材中的“活动”有关,将这些探究实
验与知识点联系后而产生的。复习备考过程中相关内容要仔细
阅读,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复习。
【例题 10】(2011 年湖北恩施)问题研究。
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常用的方法是综合法和比较法。综
合法一般是从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逐项研究其地形、气
候、河流、资源、经济、文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并将它
们综合在一起,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某班上地理课时,将同学们分成两组采用综合法开展了对
美国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A 组课题是“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研究”,B 组课题是“美国人文地理特征研究”。
请你按要求参与完成两课题的研究。
下面是两个小组收集的有关美国的部分资料:
①人均 CO2 排放量
②美国本土等高线地形图
③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
④美国本土矿产资源分布图
⑤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图 Z4-11
(1)请你根据两个小组的研究课题对上述资料进行分类:研
究 A 组课题应选择________;研究 B 组课题应选择________。
(填写资料数字代码)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总结出美国本土的降水分布特点:
其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比较显著,在西部地区,地形复杂,降
水差异大,在东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从图⑤中发现美国农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
特点,此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此特点的形成与上述资
料中的________(填写资料数字代码)有关。
②③④
①⑤
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由
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专门化
②③
(3)A、B 两组同学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对“美国的乳畜
带和钢铁工业都分布在东北部的原因”讨论热烈。请你根据资
料分别解释其原因:
乳畜带:东北部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工
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钢铁工业: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靠近燃料、
原料地;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大。
八、时事热点题
1.资源跨区域调配
【例题 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量、消费量
占全国的比例。
材料二:“十五”期间我国重要能源调配工程示意图
(图 Z4-12)。
图 Z4-12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能源消费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
(2)材料二中由 A 地区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_______
_________;该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各有什么好处?
西部:增加西部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东部:缓解能
源短缺,改善环境质量等。
(3)由 B、C、D、E 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
程为西电东送。其中 C 地区是以___________发电为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 B、D、E 地区是以________
发电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部
西气东输
煤炭
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水力
位于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2.自然灾害问题
(1)地震的分布及成因。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
火山、地震;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2)旱涝灾害、沙尘暴、台风。发生季节;发生原因;主要
分布地区等。
3.能源问题
(1)世界石油分布:如中东问题。
(2)我国能源分布:东西部的经济差异;西气东输二期工程
和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俄罗斯的油气资源。
【例题12】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从 2011 年 2 月起,利比亚局势紧张,冲突不断,
3 月 19 日,美英法多国联军空袭利比亚,使利比亚成为了世人瞩
目的焦点。利比亚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
产国和出口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
材料二:地中海及波斯湾沿岸地区图(图 Z4-13)。
图 Z4-13
(1)写出图中 P 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
)
B
(2)利比亚的经济特点与下列哪一个国家类似?(
A.美国
B.沙特阿拉伯
C.巴西
D.俄罗斯
(3)乙国是个跨两大洲的国家,其中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
(4)丙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而________资源
严重缺乏,制约了当地生产、生活的发展。
30°N,30°E
苏伊士运河
石油
水
4.人口、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1)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2)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3)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酸雨、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产生原因、危害及治理。
(5)全球气候变暖、热带雨林破坏及生态环境保护。
5.科学考察
(1)极地科考:南北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科考站等
概况。
(2)四大卫星发生基地:发射地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势、
交通、水源、人口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