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①体会思想情感②鉴赏语言特色③把握意象、意境④赏析表达技巧
目标:
1、弄清中考要求,阐释考点
2、鉴赏用词之妙、思想情感、表达技巧
3、分类别鉴赏:送别诗、写景诗、咏史 诗、咏物诗
4、解题指导—“三懂”
中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特点:
一、古典诗歌中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客观题;
二、中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一般指的是在唐代创格定型的绝、律诗 ),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一般不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三、选材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一、思想情感、语言特色
1.体会思想情感
常见的情感类型如下:
(1)生活杂感
①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② 昔盛今衰的感慨 ③ 借古讽今的情怀 ④ 青春易逝的伤感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2)思乡怀人
① 羁旅愁思 ② 思亲念友 ③ 边关思乡 ④ 闺中怀人
(3)忧国伤时
① 反映离乱的痛苦 ② 同情人民的疾苦
(4)建功立业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② 保家卫国的决心 ③ 报国无门的悲伤 ④ 山河沦丧的痛苦 ⑤ 壮志未酬的悲叹
(5)长亭送别
① 依依不舍的留恋 ② 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 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
陆游《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方法宝典一:
1.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2)弄清诗句含意,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3)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4)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2.鉴赏语言特色
语言鉴赏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锤炼字词;二是佳句赏析。
锤炼字词:重点关注的是动词、修饰词、叠词、表色彩的词。
佳句赏析: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独特意境,有时也要求分析其语言技巧。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例3: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语言自然且极富诗情。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脉脉绵绵,写出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例2: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
例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2)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例1: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
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
“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息流畅,韵味平添。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例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4.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①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②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例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考查解析】鉴赏诗歌的语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与作品的风格联系在一起。
【复习方略】要对学过的诗人的艺术风格进行大致的归类,并结合具体的作品来理解:如自然、质朴、平淡、工丽、委婉、流转、直率、奔放、雄奇、雄浑、沉郁、清幽、风趣等。
方法宝典二:
2.鉴赏诗词的语言特色可视具体题型从下列方法中选用解题: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写象
(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情感(指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
“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二、意象意境、表达技巧
1.把握意象、意境
诗词中所绘之“景”,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2.赏析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
所采取的特殊特殊“手段”,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构思等。
(1)常用表现手法:白描、用典、象征、想象、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2)常用抒情方式:① 直抒胸臆 ②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③ 托物言志。(3)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通感、互文等。
方法宝典:
1.
(1)把握意象的方法、步骤:
把握意象→找意象→分析意象→总结意象意义↗分析感情
↘分析哲理
(2)体悟意境的方法、步骤:
体悟意境→描图景+点氛围+析情感
2.赏析表达技巧可采用以下格式:
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情感、形象、主旨)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谋篇布局
本诗中“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参考答案】本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后一句离情入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使诗情得到升华。
【考查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其实质涉及整首诗歌的谋篇布局,谋篇布局主要考虑的是形式。
【复习方略】考生要了解诗歌常见的谋篇布局:开头的不同形式、层次和层次间的连接、结尾的不同形式。本题的实质考查结尾的方式之一——“以写景作结”。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营造意境 解释本诗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参考答案】本诗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复习方略】写作诗词要注意创造意境,欣赏诗词要注意领会意境,意境是诗词必不可少的,但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诗词中有不同的形式。考生要了解下面的这些形式: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分列、景略情在、借事明理、托物言志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运用修辞
对本诗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本诗第三联运用夸张(衬托)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考查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其实质涉及诗歌的修辞手段。诗歌往往借助一些修辞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复习方略】考生要掌握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段:省略、倒装、互文、借代、双关、比喻、夸张、对偶、衬托、重叠和反复、连珠和连环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4.化用典故
前人在评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折柳”曲的笛声中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复习方略】用典,指的是对前人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应用。对用典的考查,一般不会超过考生学习的内容,考生只要熟悉自己学过的文学、历史知识,一般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考生要了解诗词中用典的不同形式:直引前人语句、点化前人语句、引用神话传说、明用历史故事、暗用历史故事。
诗歌鉴赏的三“懂”
1、懂密码
——理解内容
2、懂审题
——明确指向
3、懂表达
——准确表述
1、懂密码
密码1.注释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密码2——意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
蝉——高洁
莲花——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鹧鸪——离愁别绪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杜鹃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还啼血)。
2、懂审题
明确指向——
怎么样(技巧手法的使用)
是什么(确认内容、意象等)
为什么(分析原因、情感等)
3、懂表述
切入准确、答题规范
抓点准确、无一遗漏
分层清晰、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