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资料

免费下载八上历史教研课ppt期末总复习资料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八上历史教研课ppt期末总复习资料课件免费下载八上历史教研课ppt期末总复习资料课件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中 国 近 代 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 片 战 争
五 四 运 动
新 中 国 成 立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近代史分期
1949
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 、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
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时间:
1927年8月1日(后来定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地点:
江西南昌
时间:
1927年9月
地点:
湘赣边界
领导人:
毛泽东
部队:
工农革命军
时间:
1928年4月
领导人:
毛泽东与朱德、陈毅
意义:
意义: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建成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 )。壮大了红军力量,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推动了其他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红四军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经过
长征的意义:
时间:
1934年10月
意义:
1935年1月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冲出重围:
出发地:
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陕北吴起镇会师
内容: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开始:
初期受挫: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过半,改道贵州,攻克遵义。
历史转折:
时间:
进入甘肃
胜利会师:
甘肃会宁会师
粉碎了. . .企图,保存了. . .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
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4、内部矛盾斗争。
知识结构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合作破裂
武装斗争
建根据地
反围剿失败
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胜利
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时间:
1931年
地点:
沈阳柳条湖
蒋介石__
在半年内沦亡, 抗战开始。
不抵抗
局部
(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蒋抗日
中共出发点:
为了全民族利益,争取一切力量抗日
中共代表:
周恩来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
东北三省
背景:
日本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时间:
结果: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血染卢沟桥( 事变、也称 事变)

南京大屠杀
时间: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七七
殉国将领:
佟麟阁、赵登禹
影响: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日本
全面侵华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红军改编成 和 )
八路军
新四军
背景:
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攻占上海、南京
时间:
1937年12月到1938年初,长达6周
屠杀对象:
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居民
屠杀人数:
30万人以上
主要内容: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中共七大:
时间:
大会听取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地点:
延安
意义:
为争取 和实现中国的
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光明前途
抗战的胜利:
年 月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胜, 也回到祖国怀抱。
1945
8
15
台湾
内容:
1945年4月
单元小结:
九一八事变
标志
局部抗战阶段
七七事变
标志
全面抗战阶段
西安事变
标志
统一战线形成
抗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四精神:
长征精神:
抗日民族精神:
是五四运动中体现出的崇尚民主、科学,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是“一不怕苦,二不怕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各阶层各党派团结合作,众志成城;以弱对强,不畏强暴。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7课 内战烽火
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时间:
1945年8——10月
蒋介石的目的:
中共中央对策:
争取准备内战时间,欺骗全国人民
尽量争取国内和平,戳穿内战阴谋
背景:
蒋介石在 年 月对 解放区发动进攻,
挑起内战,接着大举进攻 解放区
1946
6
中原
陕甘宁
结果: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
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指挥者:
刘伯承、邓小平
结果: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南京和武汉
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成果: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
原因
时间:1945年8月
国民党
共产党
主要原因:争取准备内战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
真实意图:推卸内战责任
①响应(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
②努力制止内战,争取和平民主
③表明和平诚意
④用事实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
⑤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中间力量
重庆谈判
结果:国共签署《双十协定》
意义:表明了诚意,扩大了影响,迫蒋被动。
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基本方针
召开政协会议的建议;
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过程:中共毛泽东、周恩来等飞抵重庆谈判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6年6月—1947年2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政治上: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孤立国民党反动派;
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蒋介石收缩战线,转入重点进攻(山东、陕北)
过程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经过
1947年夏,
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陈庚率晋冀鲁豫太岳兵团挺进豫西(孟良崮战役)
陈、粟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军豫皖苏地区
影响:三军“品”字进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宁、汉;形成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形势。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1948.9

1949.1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歼敌150多万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时间:
1949年4月
意义:
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
人民支持、官兵勇敢、指挥正确、敌军失势
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抗战后
和平民主的历史趋势,是非正义的;
共产党:进行的解放战争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战
争,顺应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趋势,是正义的。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搜
刮、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失去民心;
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
国民党:指挥失当;
共产党:采用正确的作战方针,并抓住有利
战机,及时展开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
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士气低落;
共产党:军队人数上升,士气高昂。
1、从战争性质看
2、从民心向背看
3、从指挥决策看
4、从军队士气看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其间经历了艰难曲折,最终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对此你有何感悟和启示?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3、中国革命的胜利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4、得民心者得天下
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6—1949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分裂、对抗)
(第二次合作)
(分裂、对抗)
成果
危害
成果
危害
(第一次合作)
国共内战,给日本经一步侵华以可乘之机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祖国至今尚未统一
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1、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是国共之间矛盾斗争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
3、国际政治力量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0世纪30 年代 ;抗战胜利后 。
启示与感悟: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抗战胜利后,中共为和平、民主而斗争
国民党
共产党
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
争和平、两手准备
假和平、真内战
①战略防御(1947.3转战陕北)
全面进攻重点进攻
②战略进攻(1947.6挺进大别山)
士气低落主力被灭
1948.9—1949.1三大战役
中心被捣政权垮台
1949.4.21—1949.4.23渡江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重庆谈判1945.8—10
内战爆发1946.6
战略相持
③战略决战
④战略大反攻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主张:
实业救国(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贡献:
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还兴办许多文化教育机构
结局:
许多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吞并
三个阶段:
洋务运动到清末:萌芽→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黄金时代→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再度受挫
原因:
特点:
(4)在 、 和 三
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具有半殖半封的性质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沿江地区(3)整体水平落后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文化生活的变迁
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第一艘自己建造的轮船:
第一部自己拍摄的电影: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淞沪铁路
黄鹄号轮船
京剧舞台片《定军山》
《渔光曲》
《申报》
商务印书馆
装束变化:
礼节变化:
称谓变化:
剪 、易 、废止 ;


缠足
用 、 礼代替 礼;
鞠躬
握手
跪拜
取消“老爷、大人”代以平等的“ 、 ” 。
先生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刻苦研制纯碱成功,撰写 一书,打破了欧洲人对碱业的垄断,继续探索出制碱新工艺,降低成本 。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魏源
严复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海国图志》
译著《天演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改革,救亡图存
铁路名称:
京张铁路
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
通车时间:
1909年
“人”字形路轨
创新设计:
重要路段:
居庸关、八达岭
主要成就:
《制碱》
40%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新式学堂的开办:
洋务运动时期
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
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时期)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
《奏定学堂章程》
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1905年
鲁 迅
徐悲鸿
聂 耳
冼星海
郭沫若
赵树理
《狂人日记》、《孔乙己》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屈原》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