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行路难(其一)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行路难(其一)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拟行路难》导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拟行路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 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二、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2、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 
                            
    四.当堂检测 
    默写《拟行路难》  
                             
    五.学习反思   
                           
    2、推荐阅读: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详细内容见补充资料) 
    七、作业布置: 
    附:鉴赏资料 
    1、《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即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这关键就在一个“命”字上大“命”当头,谁还能强争强求?只能听凭它贵者自贵,贱者自贱但反过来问一声:“命”就真的那么公正合理吗?为什么人人必须服从它呢?低头认“命”,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再往下,诗思的发展仍然循着原来的路子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那末,矛盾就此解决了?诗还用得着写下去吗?“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套用一句老话,谓之“笔力足以扛鼎” 
    这首诗在音节上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诗采用纯七言句,而是用的长短相间的杂言体杂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齐,但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选自《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第759—76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拟行路难》导学案学生用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 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 
  
    二、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2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 
  
    四.当堂检测 
     默写《拟行路难》 
  
    五.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