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老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以李白有“诗仙”之美誉引出作者介绍,请学生吟诵学过的李白诗篇。 2、简介写作背景。 | 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诗篇。 |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简介作者,为课文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
初步理解, 整体把握 |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2、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除课下注释外,可补充:“顾”:看;“安”:哪里等。 | 1、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 2、词义理解交流、互相答疑。 | 熟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采用诵读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全诗内容有整体的理解。 |
深入研读 | 1、面对盛宴,诗人的心情怎样? 2、为什么“不能食”,感到“心茫然”? 3、诗中典故的含义是什么? | 1、 自由散读。 2、 圈画重点字词: “停”、“投”、“拔”、“顾”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理解“冰塞川”、“雪满山”等词语的象征意义,理解典故的作用。 | 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指导,结合李白生平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
自主探究 | 1、从“行路难”句到诗歌的结尾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侧重学生的自主理解、感悟) 2、揭示诗歌的主旨。 | 自读,小组交流。 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自信乐观的强音。 | 在“深入研读”部分教师示范指导的基础上生生交流,进行思维的启发、碰撞,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判断、分析、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 |
点拨层次,总结全诗 | 点明全诗的情感层次。 | 通过失望希望、抑郁与追求的急遽变化,彰显诗人的人格精神。 | 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揭示本诗的写作特色。 |
布置作业 |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 2、自读《月下独酌》。 | 熟读成诵。 | 巩固学习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
教学环节 | 老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诗人是一人在饮酒还是与人共饮? | 学生根据预习回答。 |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
初步理解, 整体把握 |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2、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除课下注释外,可补充:“徘徊”:来回走。 | 1、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 2、词义理解交流、互相答疑。 | 熟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采用诵读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全诗内容有整体的理解。 |
深入研读 | 1、既然诗人在独饮,为什么要写成“三人”?具体是哪“三人”? 2、找出诗中写“月”、“影”、“我”的诗句,再读,读出了什么? | 1、 自由散读。 2、 圈画重点字词: “月”、“影”、“我”等。 3、“月”、“影”伴“我”月下饮酒,看似诗人自得其乐,场面热闹,实则写尽凄凉孤独。 | 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指导,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
深层探究 | 1、怎样理解诗歌最后两句? 2、揭示诗歌的主旨。 | 自读, 诗人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在仙境中重逢,可见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单落寞。 | 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 |
总结全诗 | 1、点明全诗的情感脉络。 2、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 由独而不独,到不独而独,独到不独的过程,体会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凄凉孤独的复杂感情。 | 揭示本诗的情感内涵及写作特色。 |
布置作业 | 1、有感情的熟读全诗,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 2、通过这两首诗学习,小结赏析古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 熟读成诵。 总结学习方法。 | 巩固学习内容,初步掌握古代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
教学环节 | 老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赏析古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是什么? |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2、诵读,借助字典理解字词的含义。 3、圈画重点字词,反复吟诵品味,感悟诗歌思想感情及意境。 4、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交流等。 | 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
理解把握, 研读探究 | 1、通读全诗,你读出一种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2、诗人是如何巧妙的用眼前的景物来写离情的? 3、最后一句写什么,写班马鸣的目的是什么?等。 问题不局限于此,如能通过学生讨论自行提出问题更好,教师可适当启发。 | 1、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 2、查阅字典,词义理解交流、互相答疑。 3、小组交流。质疑-答疑。 | 通过所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对于难点,教师要适时启发,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
总结全诗 | 小结学生回答,并进行一定的纠错、修正。 | 完善对本诗的理解、感悟。 | 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同时,对诗歌仍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
布置作业 | 1、有感情的熟读全诗,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 2、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是送别诗,两首诗所写内容、手法有何异同? | 熟读背诵。 《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 比较学习,巩固深化。 |
4、为三首诗配乐或配插图,比比谁配的音乐、图画更能表现诗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