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7* 陈情表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 7* 陈情表

  • 格式:  DOC
  • 大小:  71K    14张
  • 时间:  2016-02

《陈情表》学案4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陈情表》学案(教师版)

适用范围:高中语文必修五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编制人:王娜 韩月
审核:高一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充分诵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2、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
3、体会文章的语言,感悟文章的诗意美。
学习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深情,认识感恩。
2、理解作者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模块一 双基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染秋霜!
D.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调查发现,我校最近有少数学生在午休期间去打游戏机,个别学生还参与了赌博,请老师们及时教育,加强管理,以防患未然。
B 《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日前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D.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很为之苦恼。
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参考答案:
1【答案】选C
【解析】A项“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即使死刑也不能抵偿所犯的罪恶B项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D项“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到来,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2【答案】选D
【解析】A项“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B项“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C项“因人成事”是指依别人的力量来成事
3【答案】选B
【解析】A项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比喻印象不深刻C项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D项“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4 【答案】选A
【解析】B项“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C项“两小无猜”谓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D项“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或盟约
5【答案】选A
【解析】B项“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C项“果不其然”指果然,强调不出所料,然而句子前后表意相反,使用不当D项句意思本是对小错误不重视,认为是小事,现在说成对错误不以为然,意思恰恰相反了
模块二 课前预习
作者名片(千古至孝第一人——李密)
李密(224-287),晋初散文家(注意:不是瓦岗寨的李密),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氏改嫁,幼小的李密被祖母刘氏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长于《春秋左氏传》。曾仕蜀汉,蜀之后,泰始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晋武帝曾几次征召,李密均辞命不从。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二、背景探寻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贤臣。如果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的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拳拳衷情。
文学常识 关于“表”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请求和愿望。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在各个时期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刘勰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表文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但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抒情色彩。
基础梳理
字音辨识
单音字
险衅( ) 闵凶( ) 祚薄( ) 矜育( ) 床蓐( )
逋慢( ) 期功( ) 洗马( ) 拔擢( ) 优渥( )
陨首( ) 茕茕孑立( )( ) 猥以微贱( )
多音字
薄饼( ) 期年( )
薄荷( ) 期望( )
日薄西山( )
通假字
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不行:古义: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至于:古义: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成立:古义:
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报:古义: 今义:向上级报告。
4则告诉不许 告诉:古义: 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古义: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6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秀才:古义:
今义:①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②泛指读书人。
7拜臣郎中 郎中:古义: 今义:中医医生。
8臣之辛苦 辛苦:古义: 今义:①身心劳苦 ;②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
9而刘夙婴疾病 婴:古义: 今义:不满一岁的小孩。
10除臣洗马 除:古义: 今义:除去。

模块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地学习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何谓陈情?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那么,《陈情表》是谁在陈情?为何陈情?陈述的又是什么情呢?
三、为何陈情?
通过介绍背景,引出本文所陈之情:孝情、忠情、苦情(板书)
四、如何陈情?
(一)诵读课文
1、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自由诵读。(思考本文的行文思路。)
(二)文本解读
1、师生讨论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境遇
第二段:续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第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第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2、讲解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重点字词梳理
以:因为。 夙:早时。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凶:不幸。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夺:改变。 不行:不能走路。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至于:古义,达到某种程度;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开始成立;理论意见有根有据,站得住。
鲜:本是“少”的意思,在这里指“没有”。
祚:福分。 吊:安慰。
婴:被……缠着。 蓐:通“褥”,垫子。
(3)分析第一段
①在这一段的开始,李密说,臣以险衅,夙遭悯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起总摄作用,统领文章第一段。
②那李密到底遭遇了那些不幸呢?同学们看一看,李密遭遇的第一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这第一个不幸我们用最简练的话概括一下,应该怎么说比较好?
明确:父母早失或失父失母或父死母嫁。
③李密遭遇的第二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这个不幸,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怎么概括比较好?
明确:孤苦多病。
④李密遭遇的第三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的第三个不幸可以概括为?
明确:内外无人。
⑤李密的第四个不幸是什么?大家一起读出来。
明确: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这个不幸可以概括为?
明确:刘婴疾病。
⑥从上面的四个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祖孙二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明确:相依为命。
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一起读出来,看看是哪些句子。
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目的是什么?
李密本不能出仕,但朝廷又在对他步步逼迫。朝廷是如何步步紧逼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第二、三两段,我们下节课再讲。
分析课文(二)   1 .学生齐读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3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4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晓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投影问题,逐条解决)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
更相为命”)   (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5 .教师范读第四段。   6 .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黄岳洲先生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   7 .经过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古文观止》的评语)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1 .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 (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 .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 .陈辞委婉,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词类活用:夙遭闵凶 :名,忧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动,作孝廉,为孝廉 臣之进退: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举臣秀才:动,作秀才,为秀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动,远离      猥以微贱: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谨拜表以闻:使动,使皇上闻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则刘病日笃:状,一天天地      2 .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 .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修辞方式:比喻,对偶, 婉曲(“舅夺母志”讳母亲改嫁)      8.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补充文化常识;讲解练习。
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二、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模块四 随堂练习
3.下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终鲜兄弟:终于没有兄弟。
②行年四岁:经历了四年。
③供养无主:没有主人供养。
④辞不赴命:辞谢不接受任命。
⑤日笃:一天一天沉重。
⑥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⑦伏惟:伏惟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⑧死当结草:死后再算账。
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⑧C.①④⑥⑦D.②④⑥⑧
 答案:C
4.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诉说)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之心)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除臣洗马
D.过蒙拔擢
答案:A
6.选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答案:C
7.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