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7* 陈情表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 7* 陈情表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陈情表》镜头点评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肖培东

“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陈情表》虽造语平实,但词意恳切,发自肺腑,兼之行文简练畅达,因而历久不衰,光彩照人,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李密也因此被后世的史官载入正史《孝友传》,成为封建时代立德立行的楷模。教学此文,绕不开这密布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浓云,又要挖掘李密为辞诏而陈情的言说艺术。此情我们如何去追忆?教学实践中又如何引导学生体悟李密表情达意的辞章艺术和表述技巧?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本期镜头。

一枝一叶总关情。《陈情表》是一篇情满笔端、措辞恳切的至情美文。作者无论是诉自己的孤苦之情和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还是述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和对晋武帝的忠敬之心,都十分感人。这种悲恻动人最后都是落在此表中的字字句句上,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和鉴赏,注重对“情”的理解和体会。“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样的凄楚感人沥血陈情,学生很容易捕捉到,文言虚词里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却极易在阅读中被忽略。“第一段中哪个字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孤”“孑”简洁精练但只能呈现李密孤苦,一个“而”字却能宕开一笔有意想不到的多重功效。镜头中,崔志钢老师注意到了虚词的“陈情”效果,巧妙地从虚词角度切入文本,引领学生从“而”走向另外几个虚词,很有效地体会出虚词的表达效果,领略文言文所蕴含的情感。如果能有效地结合诵读,让学生诵读与思考并举,那么文章的韵味、作者的情感以及本文婉转的陈情技巧会更鲜明地烙在学生的心间。山高不挡云,水浅能溶月。如果说对虚词的情感体悟是源于崔老师的备课厚度,那么就“犬马怖惧”一词的情感展开探讨更多的是因为学生的质疑。新课标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阐释中加入了“教科书编者”这一新的对话对象,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科书敢于与编者对话。“犬马怖惧”果真就是课文下面的注释所言的“谦卑”意思吗?姚锋老师很好地利用这一问题让学生沉浸到文字中去,既引导学生探究出“犬马怖惧”中包含的“诚惶诚恐的惧怕之情”,又寻微探幽深度挖掘,加深了学生对《陈情表》文本内涵的整体感知与理解。

曲径通幽都见情。《陈情表》一文的教学,多从标题中的“情”字入,但由于显而易见,课堂难免失去阅读悬念。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所以,要找准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教学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增强教学的整体感和节奏感。“中间开花定乾坤”,张新艳老师看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一句在《陈情表》全文中的位置,先从翻译入手,对重要词语准确把握之后,顺势引导,探究写作的起因,琢磨说服的技巧,举重若轻,直击目标。学生也会因李密进退间的“狼狈”而增添阅读的兴趣,刺激出体验与探究欲望,继而深入文本阅读,曲径通幽,又能注重文言字词的教学,效果甚佳。而曹俊丽老师和王纬明老师写的镜头,也是很精巧地给我们铺出了另一条通向《陈情表》文本幽深处的曲径。学生的一个很有思想的问题把“祖母”推进了课堂教学的轨迹,这多少出乎老师的意料,也极大地考验着老师的教学机智。镜头中,老师没有继续依照定型化的教学路径建立起对教学的期待,而是跳出预设的教学思路,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和学生们一起潜入文本去挖掘祖母作为女性的伟大,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发展的有利资源,迎来了未曾预约的精彩。而对祖母形象的探讨并没有让《陈情表》的教学滑出主跑道,老师适时地回到李密的“孝心”上来,这足可点赞。

只是当时已惘然?虽然李密至情至孝的悲苦绝不抽象,孝慈之情足以催人泪下,但他并没有惘然自失在悲情的追忆中,如此陈情只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供奉祖母虽是实况,也是推托借口,但妙在步步为营不露痕迹。“拒绝皇上任命的表文真能做到不事雕饰,还能做到天真与烂漫吗?”刘超衡老师课堂上这一问,其实是关于本文写作艺术的另一种形式的发问,比之“怎样陈情为什么陈情”等疑问,显然更有厚度,更有探究的张力。刘老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文本,通过剖析第一次上表陈情的不足,来思考此次陈情需做的改进,细心体会和揣摩李密写作此文时的心态,无痕地引领学生进入李密创作《陈情表》时的状态。“细玩其词旨,及其转落承接,方不辜负作者苦心,而得此文之益”。在教师的巧妙的追问下,李密扎实、缜密的理性设计以及本文极尽结构之妙的艺术特点就很自然地浮出了水面。当然,如果课堂探究还能继续深入,经由作者苦心去感受强权面前微小生命的痛苦与无奈,我们就能实现引导学生体认易代之际士人的心灵世界这一文化目标。

“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问题是如何唤起它的灵性。”写此文的时候,马尔克斯已怀揣着《百年孤独》离去了,这一经典中的哲理名句足以映照我们语文教学的路。此情可待怎追忆?还是问问我们是否拥有唤醒生命的教学灵性吧!

                             ——《语文学习》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