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探寻人性的大美——我教《边城(节选)》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曲充满乡土风情的田园牧歌,是一幅古朴的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风俗画卷。课文节选的部分,主要是写翠翠伤春感怀,爷爷悄悄为翠翠张罗婚事,以及天保让婚后乘船远行等。就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而言,似乎显得散淡了些,然而蕴涵在文字里的情韵,却是悠长而深远的。如何上好这一课,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好的切入口,最为充分地调动学生,让其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文本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而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了解作者创作《边城》的初衷。沈从文曾在《〈边城〉题记》上留下了这样的一些文字:“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是怀着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农民性格的被扭曲的痛惜,反其道而行之,以文字来重塑一种“人生的形式”,这种“人生的形式”就是他自己所诠释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于是,我便以此作为切入口,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面辑录的沈从文的一段话:“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并引导学生从中提取最重要信息,那就是“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当然,仅依据这样的一段文字来探寻作品的内涵,显然是不够的,作者的创作谈,往往含有更多的理性东西,而作品本身才是感性的,才最具有说服力。接下来,我便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沈从文所说的“爱”的内涵,由此,形成共识:课文是给“爱”作说明的,这种“爱”包含了翠翠与二老的爱情,也渗透了祖父与孙女的亲情和大老与二老之间的手足情,这样的“爱”不仅仅是单方的输出和容纳,更是彼此的一种圆融。她是人类更深远意义的“爱”。正是这样的“爱”,传达出作者理想中的“人生的形式”。
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展示这样的一种“爱”的呢?我让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若干个学习小组各自探讨三个不同的话题,每个话题又着重探讨两个问题,然后交流、补充。
第一个话题:男女之爱。
(一) 翠翠对二老的爱
这是课文表述的主体,作者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翠翠的“爱”的心路,这条心路历经了几处不同的驿站。
起先是“凄凉”,它缘于黄昏时的闲适。如果说白天的忙碌可以让翠翠暂且忘却一些情事的话,那么忙碌后的闲适便滋生出寂寥和惆怅,这时,“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也就自然“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这“新的人事”无疑就是对二老朦胧的爱意。这种爱意萌发于两年前的一次与二老的相遇,随着生命的“成熟”,翠翠对爱的渴求也就越发强烈。当这样的一种“爱”,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时,难免就会“胡思乱想”。翠翠的“胡思乱想”当然只能停留在“想”的层面上,有太多的东西制约着她的行为。随着夜色的降临,心底里的那份焦躁、迷茫便更增添了翠翠的孤寂感,自然也就倍觉“悲伤”。
这种“悲伤”也正是青春期少女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翠翠的梦是诗意的,“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翠翠的梦也是实在的,是现实中她对二老情爱的真切表达,“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几多的欣慰,几多的甜美,全部寄托在了那心形的物象上了,一个少女纤尘不染的爱心可捧可掬。然而,梦毕竟是梦,梦醒之后,“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有所思而不知所以,又平添了几份黄昏式的幽远和茫然。
翠翠的爱,更多的还表现为一种内心深处的“向往”,当她知晓了那缠绕在她梦乡里的歌声,就是意中人所唱,欣喜之情立时溢于言表,“唱得好听,我听三年六个月”,虽说有些玩笑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心迹的自然流露;到了夜晚,月亮在她的眼里,似乎也变得更大更圆,她痴痴地站在“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等待,想象着“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而苦等无望之后,她让爷爷吹芦管、唱歌谣,在自我想象的情爱中浸沉,其情绵绵,其爱也绵绵。
(二) 二老对翠翠的爱
二老对翠翠的爱,是隐性的,然而也是清晰的,就课文内容而言,最为主要的表现是在夜里,他用那热情、迷醉的歌喉对翠翠唱出的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这歌声,让翠翠在梦里沉醉,享受到人间“顶美顶甜”的滋味;这歌声,也让历经沧桑的爷爷觉出了一份“快乐”,乃至后来“祖父所唱的歌”,全是“那夜里听来的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传达出二老的歌“又软又缠绵”。
第二个话题:祖孙之亲
(一) 爷爷对孙女的爱
爷爷对翠翠的爱是一种“温和悲悯”的情怀。翠翠从小失去了父母,爷爷便尽自己的所能来弥补翠翠的这一人生的缺憾,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翠翠,为翠翠的未来担忧,不时还提醒翠翠“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他给翠翠讲故事,讲自己的女儿——翠翠的母亲,那是他与翠翠之间的不老的话题。
当然,这样的“温和悲悯”,最多的体现是在他对翠翠婚事的操心上。他意识到自己年岁已老,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为翠翠找到一个终身的寄托。起先,大老走车路,托人来提亲,他是满心欢喜,可看翠翠的神气“不愿意”,也就不再提此事;后来他将夜里那动人的歌声误以为是大老唱的,便瞒着翠翠,“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访大老的心思,可谓操心费神;此后大老挑明了事情的真相,告诉他,夜里的歌是二老唱的,他又以此试探翠翠,还有意识的“一到了晚间就故意从别样事情上,促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而当二老的歌声由于不明的原因,不再回荡在悬崖山谷时,他便在月光下,吹起芦管,唱起“那夜里听来的歌”,来排遣翠翠心中的寂寥,给予翠翠心灵的慰安。
(二) 孙女对爷爷的爱
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亲人,翠翠对爷爷的爱,则是一种全身心的依赖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体贴。翠翠有过离开爷爷的念头,也曾幻想过出走后,爷爷满世界地找自己的情形,但她很快就为自己的想法“吓怕起来”;当翠翠在一种情无所依,倍感寂寥无助时,她无忌地大喊:“爷爷”,声音里“带着娇”,还“有点儿埋怨”,正是她的依恋爷爷小儿女心迹地流露;翠翠给爷爷带来了人生的快乐,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已成为爷爷快乐的源泉时,她便很认真地对爷爷说:“我一定不走”,言语中充满了对爷爷的体贴。
第三个话题:兄弟之情
(一) 大老对二老的爱
大老心里恋着翠翠,托人提亲却没有了下文。当他知道二老对翠翠也萌有爱意后,觉得自己走车路先行了一步,便在后来的走马路时,“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弟弟先唱”;二老是唱歌的好手,大老深知这一点,为了成全二老,他自觉地退出了爱的“角逐”;当老船公“张冠李戴”,他又将事情的真相挑明,希望老船工能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二老;为了将更广阔的时空留给了二老,他断然驾船远离家乡,虽然其中掺杂了几份苦涩和无奈,但同样也渗透了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
(二) 二老对大老的爱
就这一点而言,课文的内容似乎没有什么涉及,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情节中,触摸到一些蛛丝马迹。大老因为失恋的忧伤而远离了故土,二老便浸沉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中,这样的一种愧疚,既包含了对大老成全自己的感激,也融入了一种莫名的自责意味。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愧疚,二老陷入沉默之中,“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此时无声胜有声。
借助于这些话题的讨论,学生不但理顺了课文的情节,还弄清了“爱”的多重含义。在这个基础上,我进而提出一个问题:很多人都以为沈从文的《边城》是一曲优美的田园牧歌,歌里有多彩的黄昏、清澈的月光,以及青山绿水滋养出来的纯朴的人情等等,你对这样的一种认识是怎样看待的?
因为有了前面那些话题的讨论作了铺垫,学生谈论得非常热烈,其中有一点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那就是,这曲形而上的牧歌的背后,还蕴涵着深深的“悲”的意韵:翠翠无望的等待是一种“悲”,爷爷没有着落的希望也是一种“悲”;大老无奈地背井离乡是一种“悲”,二老自陷在矛盾中也是一种“悲”。而正是这“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这人生“背后蕴藏的热情”和“背后隐伏的悲痛”,才是一种更为现实的更为自然的“人生形式”,这就是人性的大美。
最后我与学生们一起静听黄磊的《等等等等》所演绎的《边城》故事:
这原是没有时间流逝的故事
在那个与世界隔绝的村子
翠翠和她爷爷为人渡船过日
十七年来一向如此
有天这女孩碰上城里的男子
两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
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
翠翠说等他一辈子
等过第一秋 等过第二秋
等到黄叶滑落 等等到哭了 为何爱恋依旧
她等着他的承诺 等着他的回头
等到了雁儿过 等等到最后 竟忘了有承诺
一日复一日 翠翠纯真的仰望
看在爷爷的心里是断肠
那年头户对门当荒唐的思想
让这女孩等到天荒
那时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复返
让这辛酸无声流传
虽然,歌词与原作的内容有一定的距离,但那缓慢的旋律所营造出来的那份忧伤,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他们浸沉在等待的美丽和等待的悲哀之中。我看到一些学生的眼眶里湿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