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热爱生命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 热爱生命

  • 格式:  DOC
  • 大小:  63K    5张
  • 时间:  2016-02

《热爱生命》说课稿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热爱生命》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课题《热爱生命》,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粤教版)选修五第三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热爱生命》一课所在的单元在高语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比较特殊。选修5是《短篇小说欣赏》,这一册书共四个单元,前两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小说,第三四单元是欧美及亚非拉短篇小说,外国短篇小说在必修课程中只安排了两篇,教材编排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显然是将小说阅读向更深更广处拓展,让学生理解古今中外短篇小说作品的一些特点和差异,加深对短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乃至不同文化的理解。
2、《热爱生命》的体裁是小说,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小说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1)小说是重要的文学作品样式,在新教材中占有重要的比例。粤教版的选修课分5个系列共3类内容(文学类、实用类与文言类),文学类中较突出的模块是小说与散文文本。
(2)2007年高考语文新增了选考内容,选考分为两组,一组为文学阅读,一组为实用类阅读。2007年高考要以一个课改后崭新的面貌出现,现代文阅读考查小说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在面临高考改革,强调考查创新精神的形势下,重视小说鉴赏学习,提高鉴赏能力,意义尤为重大。
3、教材分析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4、教学设想
小说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教会学生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经过前面八篇短篇小说的学习,应该说,同学们已能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对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也能大体把握,此时没有必要在详细分析,关键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外国短篇小说作品的特点和差异。
心理细节描写的细腻逼真,主人公强烈的生命意识与坚定的信念,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活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与追求。

根据课程目标、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意志的作用,并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3)情感目标: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意志的的作用,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说完了教材,其次要说的是教法:
二、说教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有: 1、筛选法:即根据要求提取文中主要信息。筛选提取,能促使学生自我觉察、自我评价。筛选提取,还便于教师加快教学节奏,做到长课短教,提高教学效率。
2、问导法:提问导读,能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指向性,开启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
3、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三、说学法
当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引导、点拔、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以下两个方法:
第一步,自主预习:早读时参看有关补充材料,预习课文,划出生字词,查字典解决音义问题,概括故事情节,做到会复述,在复述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情节的要点。因为本文篇幅较长,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方法之一是落实预习。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预习是学生主动性的学习行为。 第二步,合作探究:采用快速阅读方法整体感知内容,运用寻读、精读的方法品味人物描写手法;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导入的设计不仅在于激趣,还在于激思、激情。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我设了如下导语:
19世纪末,在和美国北方领土相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有这样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 ?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  2、课文分析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深入探究、反观现实、延伸训练五个环节,努力创设学生研究探讨的环境,辅以提问、点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感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1)整体感知
《热爱生命》基本信息积累表
作 者

国 家

体 裁


主人公

身 份


简述主人公的经历
(故 事 的 情 节)

 

故事的高潮部份


 主 题


通过填表格了解学生对课文熟悉的程度,在填表的过程中让插入简介作者、复述情节环节,训练概括、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初步了解小说的主题,使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以上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2)走近文本
这一环节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打动了我们?找出文中最触动你的情节加以分析。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小说的具体情节,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此环节我用图表法指导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同时把问题化解为三个小问:A、小说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哪些生死考验?B、他怎样克服这些考验的?C、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困难
怎样克服(相关语句)
克服的动力













……
……




在完成第二小问时,我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合作探讨,找出描写主人公与恐惧、疲倦、病狼作斗争的相关语句,分析自己觉得感触最深的内容,体会这些描写有何作用,以此来深切领悟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追求,领悟人的伟大与坚强。
有了对相关语句的寻读,概括,分析,这一环节我设置的第二个问题“作者怎样刻画主人公惊人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求生欲望”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解决。只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一环节自己的分析来归纳体现主人公顽强求生的动作、细节和心理描写,同时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进行品味,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意志的作用
设计说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主人公的遇到的困难,寻找文本依据,理解主人公的能打动读者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

(3)深入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体会作品主人公的另一个精神层面,了解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的价值选择的思考,把握人物的象征意义。
——以上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4)反观现实
“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才能够更好地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此环节完成了第三个教学目标。 (5)延伸训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一组拓展延伸的习题,旨在通过课外积累、课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加深对本文主题思想的认识。
这四道延伸训练题里渗透着重难点知识,考虑差生现有的学习可能性和优秀生的学习潜力,题目的难易度区分有一定的梯度,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各自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上是我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理念及教法设计,错误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