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1 林黛玉进贾府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1 林黛玉进贾府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练习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札?”心下想时,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9.语段开头是写王熙凤的出场,她的出场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主要是什么?
   答:①出场方式: 。(2分)
   ②作者用意: 。(2分)
   20. 文中画线的文字,表现了王熙凤的哪些特征?(2分)
   答 。
   19.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了她在贾府特殊身份和地位。
   20.在美丽和善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㈠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11-15题
   无故寻愁覓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_____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____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____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
   11.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是 ( )
   A. 事 奈 肖 B.事 奈 孝 C.世 耐 肖 D.世 耐 孝
   1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偏僻――古怪,不和群。
   B. 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C. 皮囊――作皮袋,指人的躯壳。
   D. 辜负――本义是背负、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
   13.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 )
   A.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14.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
   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
   15.文中写道“《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恰”字则体现在该词所采用的手法上,其手法是 ( )
   A. 似贬实褒 B.似褒实贬 C.似褒似贬 D.反面衬托
   16.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 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
   C. 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
   D. 《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观,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甲
   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乙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丙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丁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屈背弯腰,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替他姐妹换一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7.甲、乙、丙、丁四处的人物分别是 ( )
   A. 湘云 黛玉 探春 惜春 B.黛玉 湘云 探春 惜春 
   C.探春 黛玉 惜春 湘云 D.惜春 探春 黛玉 湘云
   18.刘姥姥“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答:
   19.“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为什么“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A. 凤姐、鸳鸯同情刘姥姥,不忍心与大家一起笑刘姥姥。
   B. 她俩是宴席的主持人,要沉着大方,才不会使宴会大乱。
   C. 此事是她俩一手策划的,但要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
   D. 在贾母面前不敢放肆大笑,以免失礼。
   20.对这段文字有四种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 采用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众人各不相同的笑态,显示了大观园中欢乐的日常生活情景。
   B. 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笑态各异中显示了个性的差异,展示了大观园中欢乐的日常生活片断。
   C. 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揭露了贵族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讥笑和蔑视,同情劳动人民的遭遇。
   D. 采用语言、动作的描写,揭露贵族阶级生活的糜烂,反衬出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
   11.C 12.A 13.B 14.C 15.A 16.B 17.A
   18.因为刘姥姥当时的神态活像一头老母猪,所以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种笑是善意的。
   19.C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