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月考试卷

正定中学2012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正定中学11-12下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文艺大众化的误读
赖大仁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惟一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1.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艺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和复杂。
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2.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是
A.“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C.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5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弊也,尚足法耶   法:效法。
B.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   董:监督管理。
C.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   中:裁决。
D.至则厉风纪,清吏治   厉:严肃整顿。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反映卜天璋有治事之才的一项是( )
①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  ②郡县争赂之,饶独无有 
③省臣衔之……求其罪无所得 ④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⑤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⑥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A.①④⑥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天璋有胆有识,正直廉洁,从不畏惧豪强,能够秉公执法,所以在“吏不敢决”的情况下,省里派他前往审理刘帅案件。在审理谋反案件时,皇帝也放心地让他主持。
B.卜天璋勤政爱民,总是为百姓着想,所以当省臣索要贿赂时,他坚决不送,以免给百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致省臣对他恨之入骨,想要寻他的罪过来治裁他。
C.卜天璋忠君爱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认为做官做宦,就应当为国分忧,为民着想,生有意义,死得其所。天历二年,他虽年已八十,依然迎难而上,为安定地方做出了重大贡献。
D.卜天璋治理地方,大致有如下特点:采取不扰民的政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兴办学校,整顿社会风气;以民为本,十分注意从百姓角度考虑问题。
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
答:                     
(2)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答:                     
(3)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36分)
8.阅读《无衣》,然后回答问题。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②兴师:出兵。③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④作:起。
(1)三章诗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2)每章结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怎样体现诗意上的逐层递进?(6分)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分析这句诗写景有什么特色。(6分)
(2)分析这首诗颈联是如何写景的?(6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有关当局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6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默写(10)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3) ,孤舟一系故园心。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6)一去紫台连朔漠, 。
(7)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8) ,望帝春心托杜鹃。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于其身也
B. ①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 ①取之于蓝 ②不拘于时
13.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扪参历井仰胁息(摸)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所守或匪亲(土匪)
B. 西举巴蜀(攻占) 隳名城(著名的城池) 锲而不舍(刻)
C. 践华为城(踏) 声非加疾也(强) 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
D .一夫作难(起事) 焚百家之言(著作) 外连衡而斗诸侯(战斗)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美军此次大规模清剿,不仅扫荡了阿富汗赫尔曼德河谷地区的恐怖分子,还能牵制巴基斯坦境内的部分塔利班武装,可谓一箭双雕。
B.而在实务操作中,由于税务稽查领域的政府权限处于强势,政策执行中又存在着宽泛的模糊地带,这就给部分官员上下其手提供了空间。
C.对焦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论著。
D.胡锦涛主席2010年新年贺词中用了“两个始终不渝”,第一个始终不渝是从发展层面讲的,强调了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世界,西方社会所谓“中国威胁论”纯属杞人忧天。
1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欧盟应当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但只有欧盟所有成员国达成一项共同战略协议,欧盟才有希望将“雄心勃勃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转化为谈判实力。
B.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和干部群众经过六年探索与实践,推动小岗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被誉为小岗村的“顶梁柱”、小岗人的“主心骨”。
C.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发生地震,震级为7.0级,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公里处。美国地震勘探局的科学家估计,此次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数量将相当惨重。
D.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魏武王曹操高陵。这一消息成为今年最具轰动效应的考古发现,但随后就有各界人士纷纷提出质疑。
1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_,____,____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_,____ ,____ 。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60分)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正定中学11-12下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
语文答案
1.C (当代的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只是呈现出多样,并不是与以前的完全不同,只是比以往要多些。)
2.A (在“娱乐大众化”的价值导向下,各种媒体形式重视对娱乐的追求是正常的,也是消费市场条件下所必须的,“重视”并不等于完全娱乐化。)
3.D (重点在“正确”两个字上,“引领大众”存在“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两个方面,故末句应为“充分发挥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的作用”。)
文言文答案
4.C (“中”的意思是治裁、陷害。)
5.A (②表现他刚直不阿,③与卜天璋无关,⑤表现他爱国。)
6.B (错在两点:一、怕给老百姓造成沉重负担的意思文中没有;二、不是“想要”,而是已经这样做了。)
7. (1) 百姓像这样饥饿,如果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就要饿死。(2)天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3)最终打开仓库进行赈济,百姓依靠这个保全了生命。
【参考译文】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时聪明颖悟,长大后有正直的气节,读书读史,懂得成功失败的重要原则。大德四年,担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个叫刘帅的,强横地夺取百姓的田产,官吏不敢判决,行省征召天璋前往审理这件事,刘帅服罪,田产最终又归还了百姓。尚书省成立,升任为刑部郎中。恰值盗贼横行,当时人们议论要让犯人家属都穿青色衣巾,以与其他百姓相区别。天璋说:“囚徒满路,是秦的弊端,这还值得效法吗?”大家醒悟过来,就打消了这种想法。有人告发诸侯王阴谋造反,皇上派遣天璋审讯这个案子,很优厚地赏赐了他。仁宗皇帝召天璋进宫见驾,当时兴圣太后在座,皇帝指着他说:“这是不贪贿赂的卜天璋。”后来被命令审理造反的案件,皇帝看着左右大臣们说:“天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没有冤情。皇庆初年,天璋担任归德知府,鼓励农耕,兴办学校,修建河渠,河患于是消除。改任为饶州路总管。天璋到了以后,听凭百姓自行生产,万事不搅扰百姓,百姓大悦,所辖范围内政治清明。当时省里的官员主管田地的事情,作威作福,任性胡为,郡县官员争着贿赂他,企盼免受罪责,只有饶州没有贿赂。省臣十分憎恨天璋,将要用严刑竣法来治裁他,却找不到他的罪过。县里报告发生了饥荒,天璋立即打开粮仓进行赈济,同僚们认为不可以,天璋说:“百姓像这样饥饿,如果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就要饿死。没有申请的责任,我单独承担,不会连累你们。”最终打开仓库进行赈济,百姓依靠这个保全了生命。他在事情到来之时就是这样无所顾虑。天历二年,蜀兵发动叛乱,荆楚地区大为震动,天璋又被任命为山南廉访使。人们认为他老了,一定不会前往。天璋说:“国家正举步维艰,我八十岁了,常怕死不得其所,又哪里敢躲避灾难呢?”就出发了。到达之后,严肃风纪,澄清吏治,州郡变得整饬不乱。恰值皇上下诏让三品官讨论时政得失,他就上书列出了二十件事,共万余言,起名为《中兴济治策》,都说中了当时的弊端。回到汴地以后,他把自己的俸禄施舍给亲戚同乡,家里没有剩什么积蓄。天璋对此十分泰然。至顺二年去世。
8、(1)“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是往的意思,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从思想到行动到真正奔赴战场,诗意不断递进。
(2)使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由于更换了词语,内容就更加丰富,诗意得到发展。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9、【参考答案】:
(1)①动静结合。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②拟人的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
(2)①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②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
10、(1)用得好,一个“笑”字与前句的“悲”字相呼应,是对一生经历的自我嘲笑。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平之气。
(2)“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第三联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但新的一年又要来到,反衬作者日渐衰老,满腹愁绪,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
1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2、B
13、C
14、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C项“见仁见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A项“一箭双雕”,用来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B 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D项“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15、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句子杂糅,中途易辙,后两个句子的主语由“沈浩和干部群众”变为了“沈浩”。C项“数量”和“相当惨重”搭配不当;D项语义重复,应删除“提出”。
16、③①⑤ ②④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