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教案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 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 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迢迢牵牛星
【导入语】
在前一课《孔》中,我们感受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妇孺皆知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发展成一个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在“乞巧节”这一天,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庭院里摆上茶品水果拜祭七姐,并且要举行缝纫比赛活动,还要唱“乞巧歌”。乞巧,就是向七姐乞求灵巧、智慧的意思,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其实,纪念牛郎织女的方式是很多的,除了用节日活动的方式外,还有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来赞美他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迢迢牵牛星》,看看作者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古诗十九首》介绍】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首诗选自于哪里呢?﹙《古诗十九首》﹚那么,《古诗十九首》是谁写的呢?写了哪些内容呢?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
【赏析】
诗句 描写内容 赏析
迢迢牵牛星 写景 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从远景
皎皎河汉女 写景 写起,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纤纤濯素手 写人、状形 纤纤,写手之修美;轧轧,写织布之声。视线移
札札弄机杼 写事、摹声 到织女星,先人后事,形声生情。
终日不成章 写事 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由事﹙不成章﹚而人
泣涕零如雨 写人之悲伤﹙情﹚ ﹙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河汉清且浅 写景
相去复几许 写人之忧思﹙情﹚
盈盈一水间 写景 盈盈,河水清浅之貌;脉脉,含情相视之态。水
脉脉不得语 写情 貌和情貌都很美,景情并生,哀怨动人。
叠音词的运用
师:迢迢、皎皎属什么词?﹙叠音词﹚这说明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善
用叠音词﹚,这些叠音词的使用有什么好处?『提示:迢迢、皎皎是对什么的描绘﹙景物﹚,而脉脉又是对什么的描绘﹙感情、情态﹚。这就说明本诗的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巧妙抒发。同时,叠音词能表达更多亲切丰富的感情,如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大大闹闹,干干净净等。所以,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1、 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原因。
2、 叠音词的运用: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巧妙抒发。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布置作业】:预习《短歌行》
短歌行
【导入语】
咱们接触过关于酒的文字不少,我们能不能举出一些酒的例子,说一说关于酒的诗句﹙请学生说﹚,如一壶浊酒喜相逢:喜;红酥手,黄藤酒:无奈、愤恨;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举杯浇愁愁更愁:忧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葡萄美酒夜光杯:豪情壮志、豪迈。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酒也是一种文化,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而古今无数的文人更用酒写出了无数美丽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短歌行》。
【题目解析、曹操介绍、写作背景介绍】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曹操:字梦得,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作为政治家:二十岁举孝廉,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朝廷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了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被追尊为“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战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兵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慷慨悲凉,善于写四言诗,使《诗经》以后渐趋衰落的四言诗又获生机。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写作背景:作于曹操53岁时,大败于赤壁之战后,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延揽人才,致力于建功立业。
【赏析诗歌】
1、总体把握“忧”的内容
师:前面说过,酒能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那在本诗开头是用酒来表达什么感情呢?﹙忧﹚。那么,作者为什么而忧呢?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看看在本诗中作者忧的原因。
第一部分忧的是“韶光易逝,壮志难愁”﹙从“对酒当歌”……“唯有杜康”﹚
第二部分忧的是人才的流失,对人才的渴望﹙课文剩下的部分﹚
2、详细分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有限、生命易尽的感叹。“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作者的思绪由感叹变为悲伤,借酒消愁,格调伤感低沉。这一层以抒情为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写自己沉思吟咏至今的缘故,为了“青青子衿”即贤才,作者的情感悲歌由慨叹人生短暂到人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用鼓瑟吹笙来取悦人才、贤者。这里,两处化用了前人成句而无呆板的痕迹,显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属于用典中的语典。这几句以叙事为主。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写人才不可得而忧思不绝,是抒情。“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是叙事,前面是鼓瑟吹笙来愉悦人才,这里是用酒宴来款待人才。将“不得之忧”与“既得之喜”交织在一起,正反对照,达到抒情与叙事的交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勾画出一幅月夜鹊归图,以乌鹊喻贤才,以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用“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而不可依托,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以写景为主。“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作者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怀,效法周公广纳贤才以定天下,显得气魄雄伟,慷慨激昂,以抒情为主。这一部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反复倾诉了作者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最后两句也是用典,属于事典。事典语典交互使用,切合诗的主旨,用得贴切自然。
【小结】
1、全诗融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把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绘与主观思想上苦闷忧郁情绪的抒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曲折有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立意深远,气韵沉雄,想象丰富,感情充沛。
2、用典贴切:事典语典交互使用,均能切合诗的主旨。
归园田居
【导入语】
我们初中时,学习过一篇《桃花源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纯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归园田居》。
【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因父亲早死而生活贫困。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仕,但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公元405年,即他41岁时,辞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清新,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更多了。
《归园田居》共五首,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第二年,即406年。
【赏析诗歌】
1、 划分层次:
师:题目为《归园田居》,请同学们根据归园田前和归园田后的情况划分层次。
1——6 回忆弃官前 7——18 归园田后的情况
19——20对全诗的总结,写归园田后的愉悦心情
2、分析第一层
师:“尘网”、“樊笼”、“羁鸟”、“池鱼”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
感情?
“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嫌弃和对误入官场的痛心。“羁鸟”“池鱼”比喻诗人自己,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师:精妙的比喻形象贴切,使诗人的心情得以展现,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3、 分析第二层
师:“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按什么顺序来写田园生活?
“方宅十余亩”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暧暧远人村”两句写远景,远望村
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树颠得意鸣叫。
师:这一部分用了什么写法?从内容上看是写景,那么,作者仅仅是写景吗?在这景物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白描的手法,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并不仅仅是写景,这些景物一方面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艺术境界,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追求恬静的生活情趣,陶然物外的愉快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4、 分析第三层
师:陶渊明笔下的农村风光是些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那么为什么陶渊
明还对这些景物津津乐道呢?接下来的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收束全文,回答了这个问题,表明了归园田后的愉悦心情。
【小结】
1、 用白描的手法,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2、情景交融:所描写的景物一方面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艺术境界,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追求恬静的生活情趣,陶然物外的愉快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精妙的比喻:“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嫌弃和对误入官场的痛心。“羁鸟”“池鱼”比喻诗人自己,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比喻形象贴切,使诗人的心情得以展现,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4、语言朴素自然,随手写来,明白如话,但并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平中见奇,淡中有味,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