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人教版高一上期末考试

泉州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一年上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泉州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一年上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上传者 注册名——568jjedu
语 文(A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试卷答案均答在答题卷上(答题卷在9-14页)。

第Ⅰ卷(共30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佝偻(gōu) 佛龛(kān) 静谧(mì) 蓊蓊郁郁(wěng)
B. 慰藉(jiè) 炫耀(xuàn) 跫音(qióng) 亘古未变(gèn)
C. 猝然(cù) 踟蹰(chí) 红硕(shuò) 意味隽永(juàn)
D. 喟然(wèi) 哂笑(shěn) 沟壑(hè)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污蔑 娓娓动听 熠熠发光 遗笑大方
B.蜿蜒 五彩缤纷 繁文缛节 眼花缭乱
C.谛造 藕断丝连 生杀予夺 妄自菲薄
D.匿迹 恪守不瑜 煞费苦心 向隅而泣
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 ),月色( ),像( )的歌声,像( )的梦幻。……可以说,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追求的淡淡的恰到好处的心境。
A.缕缕 朗朗 渺茫 迷茫
B.阵阵 朗朗 缥缈 朦胧
C.缕缕 溶溶 渺茫 朦胧
D.阵阵 溶溶 缥缈 迷茫
4.下列对有关诗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该诗句以华美的事物来描摹死水,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丑恶的霉变,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忧愤的情怀。
B.“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该诗句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感受和反抗,以此赞赏被压迫而逐渐觉悟的农民。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不能改为“照”,“泻”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月光的幽静之美。
D.“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此句写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接近衰败,接近死亡,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后出现的白话诗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不属于现代诗歌。
B.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他写有歌颂自由的诗歌《致大海》。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D.《论语》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二、(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C.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7.下列句子加点的“之”,与例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夫晋,何厌之有
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0.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虽然在本文中只有一句话,却也是一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他既是一个爱国者,同时又是一个有知人之明的人。
B.作为一国之君,郑伯在说服烛之武的时候能够引咎自责并晓之以利害,说明他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君主。
C.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在子犯请求袭击秦国的时候,晋文公制止了他。这说明晋军的实力远不如秦军,贸然攻击,只能自取灭亡。
第Ⅱ卷(共120分)
三、(12分)
11.将第Ⅰ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2分)
译文: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
译文:

12.默写。(7分)
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③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④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⑤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况《荀子》)
四、(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罗曼·罗兰悼辞(节选)
郭沫若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你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力,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你说,只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弟兄。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是给予了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
  罗曼·罗兰先生,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你请安息吧。上升的要不断地自求上升,下降的要不断地使它下降,我们要以一切为了人类解放而英勇地战斗着的民族为模范,我们要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趋向一切的光明。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和黑暗、愚昧、残忍、凶暴的压迫势力、法西斯、现世界的魔鬼,搏斗!我们中国是绝对不会灭亡的,人类是必然要得到解放的,法西斯魔鬼们是必然要消灭的!
  罗曼·罗兰先生,你请安息吧。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更一定要以你为模范。要像你一样,把“背后的桥梁”完全斩断,不断地前进,决不回头;要像你一样,始终走着民主的大道,把自己的根须深深插进黑土里面去,从人民大众吸收充分的营养,再从黑土里面生长出来。我们一定要依照你的宝贵指示:“每天早上,我们都得把新的工作担当起来,把前一天开始的斗争继续下去。……对于错误,对于不公正,对于死,我们必须不断地力争,为着更大的更大的胜利。”
(写于1945年,见《沫若文集》第十三卷)
【注】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文学大师,代表作是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3.请概括“上升的民族”和“下降的民族”的思想表现?(4分)
答:

14.为什么说罗曼·罗兰先生是“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4分)
答:

15.从罗曼·罗兰先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分)
答:

五、(16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来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着。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了。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对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写于1993年,选自《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6.“母亲喜欢花”,可为什么那些花都死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为何多次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给了你什么人生启迪?(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⑥段写母亲不省人事了,此时的“我”会看见些什么、想些什么,请你展开合理想象,补写这一情景。(字数80字以内)(4分)






























































































六、(10分)
20.请根据下列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任选4小题,4分)
  ①多用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能如平常一样坦然对待。_________________
  ③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_________________
④沉迷于所喜爱的事物,而使意志消磨掉。_________________
  ⑤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_________________
21.按照不同的要求,把下面两句话改写成一个语序合理的句子。(任选2小题,6分)
①艺术家须有科学的世界观。
②艺术家须有精湛的技术。
(1)表示两者缺一不可。
答:

(2)强调世界观的重要。
答:

(3)婉转地强调技术的重要。
答:

七、(70分)
22.作文。(70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或是看电影、逛商场、外出旅游,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新科技、新产品……
请以“科技,使生活更精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泉州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一年上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语 文(A卷)

积分表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答题卷

第Ⅰ卷(共30分)

一、(15分) 得分
题 号
1
2
3
4
5

答 案







二、(15分) 得分
题 号
6
7
8
9
10

答 案







第Ⅱ卷(共120分)

三、(12分) 得分
11.翻译第Ⅰ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5分)
①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2分)
译文: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
译文:

12.默写。(7分)
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③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④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⑤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况《荀子》)
四、(12分) 得分
13.请概括“上升的民族”和“下降的民族”的思想表现?(4分)
答:

14.为什么说罗曼·罗兰先生是“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4分)
答:

15.从罗曼·罗兰先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分)
答:

五、(16分) 得分
16.“母亲喜欢花”,可为什么那些花都死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为何多次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给了你什么人生启迪?(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⑥段写母亲不省人事了,此时的“我”会看见些什么、想些什么,请你展开合理想象,补写这一情景。(字数80字以内)(4分)






























































































六、(10分)
20.请根据下列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任选4小题,4分)
  ①多用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能如平常一样坦然对待。_________________
  ③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