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题 慢慢走,欣赏啊
专题综述
专题理念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永远的寻觅和追逐。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条公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驾车人:“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也一起走进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仔细地品味美,品味情趣丰富的人生。
“慢慢走,欣赏啊”是一个“活动体验”专题,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是由名家名篇构筑而成的辉煌的文学殿堂和优美的意境。精彩的细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同学们在这里得到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还将通过多种审美活动,去探索文学鉴赏的奥秘。语文学习的材料不应仅局限于那些纸质文本,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样式,以及大自然中的江河、大地、海洋、天空,凡耳之所闻、目之所接,一切能够打动我们心灵的东西,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只有不断拓宽视野,语文学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专题要求
1.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能够提炼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性格美的方法。
2.背诵《荷塘月色》的四、五、六段和《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西江月》。
3.分析欣赏小说中的细节之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边城(节选)》中同样充满了细节之美,如有关林黛玉和祥林嫂眼睛的描写,有关贾府摆设和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祝福》和《边城(节选)》中有关钱的描写,《祝福》中有关鲁镇“祝福”和《边城》中有关赛龙舟的风俗描写,《边城(节选)》中有关鱼的描写等等。从每篇作品中各挑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细节进行欣赏。
4.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边城(节选)》中的戏剧性情节,品味其情节之美。
5.对一些鉴赏词语,如“意境”“细节”“人物”“情节”“环境”“叙事视角”“审美想像”“风格”等,尝试结合专题内容对这些术语作一定的阐述。
专题分析
这个专题内容比较多。
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文中清雅朦胧的景色极好地体现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文章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用词精当,语言清丽,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动词的选择、叠词的使用、博喻和通感的运用,不仅描写形象,而且十分传神。
《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学习《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这两篇写景抒情类散文,注意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不仅充分地感悟美,发现美;并且通过自主地、个性化地阅读鉴赏,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选取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虽是大学问家却天真率直、热爱生活,以及重于情深于情的鲜明个性。金岳霖先生身上也折射出了作为“精神圣地”的西南联大诸多知识分子共同的、迷人的精神魅力。全文以恬淡作底蕴,在冲淡隽永中倾注了深沉的感情。
《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是具有悠久传统的“悼亡文学”的佳作。作者孙犁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但那哀念之情却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全文融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作者写似淡淡,读者读也凄凄,思念亡妻之情深深嵌入读者心灵的沃野。
学习《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这两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要关注文章中传神写照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性情所起的作用。学会鉴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细节美和人物性格美。学习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在叙事写人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第二板块:永远新的旧故事。
这一板块选了两篇小说,一篇是鲁迅的小说《祝福》,一篇节选自中篇小说《边城》。
学习《祝福》,首先要理清结构。《祝福》中的“我”是全篇小说的线索人物,整个故事是写“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即“我”的回忆。主人公悲惨的一生主要是通过“我”介绍给读者的。这样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而且使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卫老婆子,是整个回忆的线索人物。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是卫老婆子引来的;祥林嫂被婆家抢走,逼嫁贺家坳,也是由卫老婆子补叙;祥林嫂第二次来鲁四老爷家做工,仍然是由卫老婆子陪同来的。通过这个线索人物,把祥林嫂生前的悲惨遭遇,也就是整个回忆部分的情节有机地连贯起来了。
第二是叙述艺术。倒叙叙述,人称交替。为了突出悲剧性主题,作品先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手法,一开头就写出祥林嫂的悲惨结局,让她在千家万户恭请“福神”的爆竹声中死去。这样写,就能在强烈的对比中造成悬念。然后,“我”就带着沉重的心情转入回忆,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将“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渐渐“联成一片”,展现出她的坎坷经历。最后又回到当前,以第一人称作结。
第三是选材剪切艺术。详略相宜,精心剪裁。从对祥林嫂一生悲惨命运的描述说,作者并没有事无巨细地一一正面描写,而是作了精心的剪裁,侧重写了祥林嫂在鲁镇生活的几个片断,着重写了再到鲁镇和行乞惨死这两个片断;而对她在鲁镇这一环境以外的生活情状,则写得极简…一或在旁人对话中悄悄带出,或由她自己发呆时反复说出。这样写既突出了主要矛盾,又能使读者对她苦难的_生有贯通一气的了解;在结构的密度上做到了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在节奏上则有张有弛。
第四,鉴赏过程中,还可以展开想像。鉴赏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它往往需要进行审美想像。可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两三个,展开想像,认真思考,探讨交流:如果祥林嫂没有失去第一个丈夫,结局将会怎样?如果祥林嫂逃到很远的地方,婆婆家的人找不到她,会如何?如果没有一个严厉的婆婆,祥林嫂是否会避免悲惨的命运?如果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阿毛也没有被狼吃掉,祥林嫂是否就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我”对于祥林嫂的疑惑不是说“我也说不清”,她是否会有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柳妈和祥林嫂的位置调换一下,那又会怎么样?
学习《边城(节选)》,重在理解环境,分析人物。
《边城》写的是一个原始民性与封建宗法关系交织的社会,以大量篇幅展开着民性淳朴的风俗画,待人以诚,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以物回赠,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就连吊脚楼的妓女,性情也浸润着边民的淳厚等等,这里生活着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边城》的社会环境描写,在许多地方点染了封建宗法关系的背影。尽管如此,这些封建宗法社会的因素,到底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作者有意将封建宗法社会的因素推做背景,因为《边城》要表现的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然而,它又绝非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作为一种暗藏但却强大的力量,它在人物命运演变中起着兴风作浪的作用!无论表现乡村社会淳朴的民性也罢,涂染封建宗法社会的背影也罢,都只是《边城》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
节选部分的人物主要是翠翠。翠翠是一种生命的现象,是一种本能的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是跟风、跟日、跟树、跟绿水青山一样的一种生命。也就是说,她是没有沾染人世间的一切功利是非思想、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是不合渣滓、纯净透明的世界。在翠翠身上,凝聚着这一生命形式的特定内涵:保守着人的勤劳、朴素、善良、热情,在爱情关系上,表现为自然与纯真;但她又是自主自为的,抗拒着封建文明的潜在影响。在关系到人生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她有主心骨,信守自己的选择,坚定地把握人生的航线。
第三板块:总借俊眼传出来。
这个板块选了一篇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节选。鉴赏本文,完全可以由同学们自己选择角度,深浅都不要紧。下面仅作一些提示。
首先是分析人物。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
林黛玉:林黛玉的母亲去世后,她“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投奔外祖母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尽管外祖母“心肝凡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她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须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上作细致分析。
王熙凤: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谈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第二是刻画人物的手法。《林黛玉进贾府》刻画人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对众多人物的写法也是各不相同,便是对同一人物也运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小说在塑造林黛玉这一形象时,就运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等诸多手法。鉴赏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就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人物说话看出人来。
心理描写不但细致入微地刻画出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使得黛玉的形象日趋丰满,而且从侧面衬托了王熙凤、贾宝玉,使他们的个性更为张扬,从而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文的心理描写的成功运用,取得了一箭双雕、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
高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06高考语文江苏卷)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①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烟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直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牛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阴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了,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好似淑女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次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面对这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袂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敦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那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惟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惟一财富?那个场景尽管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
[注]高黎贡山:在云南怒江西部的中缅边界附近。
1.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①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②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答题时一要答出所用手法,二要答出如何用这种手法,三要答出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示例:喜欢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略)
示例:喜欢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举例略)
2.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要靠材料来证实或表述的。因此,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内容的一个重点。从试题来看,此题应说明文中的材料表达了什么内容,进而说明此材料对表现全文思想内容的作用。
【答案】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②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3.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应注意的问题:①要整体把握文意全文的倾向。分析概括全文的观点态度固然要注意这一点,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现的观点态度,也应如此。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前提。②要准确理解语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答案】①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②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4、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与概括”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分析“用意”要注意下列三点: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②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的原则;③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拔高”。
【答案】①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②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③抒发作者迷茫的情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04年全国卷Ⅱ)
老 家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晨起作。闷热,小雨。
1.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孙犁是大家熟悉的作家,本文是他晚年的作品.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本题考查对表达技巧的把握。要回答描写梦境的作用,还是要从对主题思想的表达的角度去考虑。
【答案】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2.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把握。描写手法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浓墨重彩的细描,一种是勾勒特征的白描。只要运用得法,都能描绘出人物或景物的生动状貌来。本段的描写,很明显是用白描的手法。至于营造的气氛就更不难体会了。
【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3.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
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全文主旨的把握。作者对老家的感情是很复杂的,虽然他很早出外读书,抗战时参加革命工作,长年在外,解放后进了城,但家总是他的根,割舍不下。他想家,但又怕回家,原因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
【答案】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诗句,它们全都浸透着浓烈而缠绵的思乡之情。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 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
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的担心。
【解析】选A、D。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能力。B项说“对文革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描写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这种说法有无限拔高之嫌,文中并没表现文革大背景,主题也并未因此得到深化。那两次回家,其实是作者最后的回家,有快乐有伤痛,不想再回家。作者写这个是要反衬梦中思乡之情的浓烈。C项说“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说法不对,应该是青年依恋,中年漂泊,晚年才思乡。E项说“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的担心”,对语意理解错误。作者这样说,并不是真的怕被遗忘。作者难道不知道,像他这样有成就的作家,是不会被乡亲们遗忘的吗?但偏要这样说,是要以家乡亲人念叨自己,烘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四专题检测与评估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5题。(15分)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惊天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 , ,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注:“一打少年听雨……僧庐下”化用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
1、填入横线中词语的顺序依次为 (3分) ( )
A 凄凉 凄清 凄楚 凄迷 B 凄凉 凄楚 凄清 凄迷
C 凄迷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