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别了,“不列颠尼亚”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格式:  DOC
  • 大小:  50K    2张
  • 时间:  2016-02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班级 组别 主备人:邱振斌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讨课文相关问题,品味理解疑难语句。
2、结合背景知识,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整体感知课文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交流问题2: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三、预习检测展示质疑: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并展示)
探究1: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探究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探究3:本文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探究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探究5: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课后练习三第1题)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课后练习三第2题)
五、学文明志:
◆善思者明:
(1)、“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作者为什么精确地记录下了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




(2)、文章写的是香港回归的事情,你认为我国之所以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的行使主权,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导入:
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下令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使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中心”,有“死亡工厂”之称。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有7 000名幸存者,其中包括130名儿童;集中营内未及运走的头发还有7 000多公斤。
1947年7月,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揭露纳粹战争罪行的博物馆,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用以警示世人“要和平,不要战争”。每年有数十万人前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被纳粹迫害致死的人。
但十三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发生。然而迈克尔·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二、整体感知课文: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交流问题2: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交流问题3: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三、鉴赏课文(合作探究并展示)
探究1:作者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探究2: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描摹着他们内心的感受。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探究3: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为何这篇罗森塔尔的“没有什么新闻”的报道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他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探究4: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为什么作者认为这美好的景象是最可怕的事情?(课后练习三第3题)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样描写的作用。(课后练习三第4题)
(3)、“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这里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四、学文明理:
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五、课堂结语:
本文作者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让我们记住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