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和说真话的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及说真话的精神。
设计思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狗包弟》让学生了解那个生命因特殊的政治原因被彻底漠视而置于社会边缘的历史,感受作者作为一个处于特定时代的有良知的人的无奈和严于解剖自己勇于忏悔的人格,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对答,一上课就奠定活跃气氛的基调)
同学们,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收集关于“文革”和对巴金评价的材料,先请拿出来,待会儿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课外还可相互进一步交流。
现在,我想问的是,通过你所收集的材料,“文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只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谁说说?
提问多位学生,学生答:残酷、荒唐、破坏、毁灭、背叛、人性的丧失。
师:对,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三分钟左右)
二.整体把握:通过一只小狗的命运来了解一段历史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教师引导: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开端——发展——结局)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
开端:包弟来历
↓ ↓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
↓ ↓
结局:痛别包弟
问题思考:①大家喜不喜欢这只小狗,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结合文本,朗读相关的句子)好!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②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通人性,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⒊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通人性,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所以,小狗包弟作为礼物也无法送出。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人性的弱点)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4、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相同点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师生答),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人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了狗,通过狗的命运来折射那个时代人的命运。(删掉琐碎问题,把矛头直指重点)
5、问题: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该问题也是过渡到下一个重点环节的过渡语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二)情感把握:通过一段忏悔来认识一个伟大的灵魂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作者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于质朴的叙事中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分小组讨论,组长执笔填写作者情绪变化的流程图(填空:形容词),请一组的代表到黑板填写,并说说理由(说你括号的内容)。(请一名优秀生,节约时间)
(欢快) (轻松) (伤感) (忧虑) (沉重) (歉意)
不用太详细,可删,变教师活动为学生活动: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重点探究
(一)第一步:认识巴金的忏悔
1.教师引导:“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结合作者的心理历程,你认为以上板书中最能体现本文的感情基调的词是哪一个词?(明确:歉意)
提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早,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凄凉”,试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
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3.教师提问: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请结合文本,找出相关的句子),是应提问学生,这是反省意识的文本依托,该揣摩、落实好相关的语言,否则,忏悔意识、说真话精神就架空了)
4.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
参考内容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煎熬。”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5.教师进一步引导:结合上面的语句谈谈你对“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这句话中的“歉意”的理解,引出“忏悔”。
6.巴金是这样忏悔的,那他的忏悔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一个重点,所以,我想你们借助自己查阅的资料,来发表你们自己的看法。(变教师活动为学生活动)
师:这发之心底的语言,我们可曾领会?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十分钟)
(二)第二步:拓展身边的“忏悔”
1.提供一则发人深思的对比图片和材料:(多媒体显示)
重点: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靖国神社参拜
1970年1月25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对此,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2、学生结合材料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侧重于实际行动,而不是反省忏悔这种意识)
教师小结:多问一两个,其中给一优秀生参考答案:
跪下的德国总理永远站立在世人心中!
站着的日本首相永远坍塌在世人心中!
为什么跪下的比站着的高贵?
这就是忏悔、反省的人格魅力!
师引导(教会辨证看问题,点到即止):但忏悔也要有度,人是不能随便低下高贵的头,“男儿双膝有黄金”?街上年轻力壮的乞丐也前面挂个派,双膝跪着讨乞的人,就不是反省忏悔,而是懒惰无耻了。
4.教师就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归纳: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或加剧,我们首先应该忏悔: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存互进。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
(三)第三步:“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精彩环节,争取讲,但点到则可止)
1.教师引导:著名作家冯冀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犯下给人带来深深伤害的过错,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2.学生作文中反省的例子: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到,父亲是作厨师的,身上总带着一股鱼腥味,他怕同学们看不起自己,当父亲来学校看他起,他把父亲挡在了门外,父亲黯然离去。另一个同学写道,有一次老师批评了自己,自觉在同学们面前很没面子,就用小刀捅破了老师自行车的轮胎,下课后,看到老师吃力地推着没气的车去接孩子,自己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四、同学们,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今天的作业,请你们以“忏悔”或“自省”为话题,以坦诚的心写下自己的经历或感受,直接交给或寄给曾经有意或无意伤害过的人。
(教师率先反省忏悔然后谈感受,如有时间,不过应该没时间了)
五、引导学生写作的导语,也是全课的结语:
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板 书 设 计:
学习重点: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反省忏悔意识和说真话的精神。
学习步骤:整体把握:把握情节、把握感情
重点探究:“认识巴金的忏悔”(走入文本)——“拓展身边的忏悔”(走出文本)——“认识自己的忏悔”(走入自己)
情节 情感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
↓↓
开端(包弟来历)——欢快→忧虑
↓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
↓
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
一个人——忏悔反省——→内心和谐↘
↓
一个民族——忏悔反省——→走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