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高一上期末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高一上期末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79K    9张
  • 时间:  2016-02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1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河北省冀州中学
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I卷(3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12分)
1.下列各项语音与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雇佣(yōng)空白(kōng)估量(liànɡ) 开诚部公 大相背弛
B.芜杂(wú)渐(jiān)车帷裳 相勖(xù) 责无旁贷 浅尝辄止
C.诽谤(pàng)赍(lài)钱 禊(xì)事 共商国是 规行矩步
D.诬蔑(miè)东渐(jiàn)于海 诅咒(jǔ)雕虫小计 游目聘怀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忱、坚忍不拨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B.由于发扬光大了这种精神,这种了解,经过几百年就产生了近代科学。
C.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D.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B.如果说,是历史造就了一个民族,那么必然是苦难在营造着国民之性格和公民之精神。一些重大的灾难正是以一种更加惨烈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一个国家的公民性格的养成。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2008年,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4.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然力足以至焉
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D.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⑦所以游目骋怀 ⑧望美人兮天一方
⑨仰观宇宙之大 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A.①②③④⑨  B.⑤⑥⑦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⑥⑧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7.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8.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落拓不为州里所敬。武德中,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刺史达奚恕屡加咎责,周乃拂衣游于曹、汴,又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 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
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①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奉使称旨。帝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三百匹。
周有机辨,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十五年,迁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 太宗伐辽东,令周与高士廉、刘洎留辅皇太子。太宗还,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宗尝以神笔赐周飞白书曰:“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周病消渴,弥年不瘳。 时驾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每令尚食以膳供之,太宗躬为调药,皇太子亲临问疾。周临终,索所陈事表草一帙,手自焚之,慨然曰:“管、晏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弗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太宗为之举哀,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马周传》)
注:①直:译为“进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德中,补博州助教       补:补任
B.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草:起草
C.周病消渴,弥年不瘳 病:患病
D.时驾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 幸:宠幸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安
②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③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
④周有机辨,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
⑤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周不被尊重,主要是他性格豁达随意。他任博州助教时因每日饮酒,不以工作为重,屡次受到责怪。
B.使马周得以发挥才能的机遇是他离开家乡投奔到中郎将常何家中,并替常何书写奏折,经常何推荐,得到唐太宗赏识。
C.贞观十五年后,马周频繁调职,官职有升有降。皇帝曾御笔题赠马周,以示朝廷对他的嘉奖。
D.马周机敏,善于分析处理问题,长于陈述奏章,不愿揭示君主过失以博取身后之名,有淡泊功名的节操。
II卷(120分)
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10分)
(1)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落拓不为州里所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14.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回答问题。(8分)
白 梅
王 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王冕:元代诸暨人。幼年家贫,牧牛自学。后屡试进士不第,即焚所为文。晚年归隐九里山。
(1)这首小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3分)
答:
(2)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15.默写(从下列两组选择一组作答,满分5分)
(一)1.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4.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
5.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二)
1. ,依依墟里烟。
2.同心而离居, 。
3.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
5.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6.本文的文眼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绿”的什么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绿》与《荷塘月色》都是朱自清写景抒情的名篇,试分析探究两篇文章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17分)
20.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4分)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下面例句句式,以“自信”“奉献”或“友谊”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引用三句诗词名句。(6分)
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照《故都的秋》的首段,另选对象写一段。注意句间关系及作者的情感。(7分)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球,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七作文(60分)
23. 《现代汉语词典》中“阳光”一词有下列义项:①日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
请以“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主题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A卷
1.答案B(A“空白”的“空”应读“kòng” “量”读“liánɡ”“部”为“布”“弛”应为“驰”C“诽谤”的“谤”应读“bàng” “赍钱”为“ji” D”东渐于海”中的“渐”为“jiān” “诅咒”的“诅”应读“zǔ”“计”为“技” “聘”应为“骋”。)
2答案B(“发扬光大”不能带宾语)
3答案 D( A项“价值观念的提高”搭配不当;B项“营造”与“性格”“精神”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前面“能否”是两方面,后面是一方面。)
4【答案】 D( ①⑥为状语后置句,②④⑨为判断句,③⑦为定语后置句,⑤为宾语前置句,⑩为省略句,⑧既是判断句,又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5.【答案】 D( ⑨和⑩不是古今异义词,①“十一”古义即十分之一,②“至于”古义为“到”,③“非常”古义为“不同寻常”,④“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⑤“白露”在文中指白茫茫的水气,⑥“夫人”在文中“夫”属无义的句首发语词,⑦“所以”在文中表凭借,⑧“美人”在文中指思慕的人。)
6【答案】 C(②①两句和后边的“古诗”“现代诗”相照应。“庄重”“沉稳”“岁月的沧桑”显然是形容古诗;“神采飞扬”“透着现代气息”显然是说现代诗。②和①不可倒置。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与“卵石般沉淀”相照应;④中“改变着”与“压迫着”句意相顺。故排列顺序为②①③④。)
7【答案】 D( 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8【答案】 B( B项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9【答案】 A( B项,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项,“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的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项,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10【答案】 D( 幸:皇帝驾临某地叫幸。)
11【答案】 D (①表现马周坚强不屈,③表现马周洒脱不羁的风格。)
12【答案】 C( 贞观十五年后,马周官职并未降低。)
13.【答案】 (1)马周年幼时死去父母亲,家里贫穷,但十分好学,尤其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不讲究小节,不被州里人敬重。(孤、贫、被动句、句意各占一分,4分)
(2)(4分“所以”、“极”、“信”、句意各占一分)
(3)(2分,非常、句意各一分
14.(1)梅花。耐寒、清高、报春。(3分)
(2)对比(对照);托物言志。(衬托,夸张也可)(2分,各1分)
表达了作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愿留清气满人间的高格远志。(3分)
【译文】 
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年幼时死去父母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但十分好学,尤其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州里的助教一官无人,他补职任官,每日饮酒,不以讲课作为正事。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周游曹州、汴州,又被浚仪县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西游长安。住在新丰旅店时,旅店主人只照顾其他商贩而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主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后来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分列条目写了20多件事,让他上奏,每一条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的。每次和我谈话,没有不以忠孝作为主旨的。”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四次了。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进入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恭敬地接受了命令,而且胜任这一职务。唐太宗因为常何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匹丝帛。
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机敏、辩证、清晰,深入,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 太宗曾经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中书侍郎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我经常会见到马周论事,援引事例,谈论古今,讲重点删繁琐,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加,没有一字可以减,听起来洋洋洒洒,使人忘却疲倦。以前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正是这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长久。”贞观十五年,马周升任治书侍御史,兼谏议大夫职务,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迁中书令。 当时唐太宗远征辽东,让马周和高士廉、刘洎留下来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让马周担任吏部尚书。 贞观二十一年,又晋升为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关键在于尽忠尽力。”
马周患有消渴病,多年不曾治愈。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御医前去看护,又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探视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