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高一上期末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高一上期末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69K    7张
  • 时间:  2016-02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和第Ⅱ卷(表达)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2分)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情享受)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常在于险远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其孰能讥之乎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中,华山洞前洞和后洞的自然景观迥然不同,作者详写游后洞
的经过,其原因是后洞较前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得”是因为
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而且这种精神
无所不在。
C.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悔”的心情,实际上就是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没有探得后洞的尽头。
D.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明了作者治学的态
度。
4.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
①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5.这首诗的开头,连叠四个“行”字,只用一“重”字绾结。这样的句式有
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6.古人常有“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一个
字。请指出“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各是什么,并
简要解说。(4分)
三.默写填空。(共10分)
7.“乐府双璧”指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诗经》中
的“国风”与《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并称“风骚”。
8.①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
②误落尘网里,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共20分)
香山红叶
郑云云
  站在幽静的山谷里,握着你的手仰头望树,不见红叶。
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肯定如织,红叶也应当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惟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你我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想不分明。只是身上的感觉超常敏锐起来。自知我在看叶,叶亦在看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在叶无言的包围中。其实,我是知道树的心思都在叶里了。那是树的眼睛。树木用它们望着四季轮回,望着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望着一群又一群灰喜鹊在夕阳下归巢。
很古的时候,秋风乍起时,它们可曾有幸听过人在树下奏琴?最古的曲子当然是《高山》和《流水》了。高山有乔木,流水无知音时,伯牙一砸琴,会有无数红叶飘落成泥吗?那琴,那被古人用木雕成的琴,年轻时便是一棵当然的树啊。当人的十指弹拨如雨,琴音流淌似水时,那是树的另一种生命形式呢!人和树,怎么就能如此相通呢?
今天再无人焚香净身,林中奏琴了。只有如潮的人群,在山外涌来涌去的观赏红叶。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美?
山谷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每一片叶如今又成了它的手掌,成千上百的树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然而它们不是观音,是树,所以我才能听见它们善意的调侃和嘲笑:人类是如何经受不住疼痛啊,这么年轻就失去了感动和生命的能力,只会跻身于热闹以求麻木和消解生命的疼痛,是多么愚不可及的一群!
心惊于树的嘲弄,却不得不承认骂得好!
明眸皓齿的我们,心已粗糙苍老;而历经沧桑的香山之枫,该是经历了多少次生命的大恸,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热烈的心。岁岁之秋,红叶染山,那份生命的高贵,无法与人言说。
为什么回回看见外貌已惨不忍睹的老树,在春天里依然我行我素地绽放出青翠绿芽,内心便感动不已。惟有树了,惟有扎根于深土的大树,才能有这般的英雄气。
而在深秋的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呢?
我想起京戏舞台上那出美艳惨烈的“霸王别姬”。身着红裳的虞姬决断地横抹一剑,便在生命的舞台上轻盈深情地旋转着,旋转着,恰似一片红叶,在命运的风中缓缓着地。但求以一己的美丽消亡,换取爱者的生之路。那一片红裳,濡湿了古今多少英雄泪!真正是天地为之动容的永恒一幕。
接下来便是乌江自刎。至此,树们又该嗟叹人类的脆弱了。“无颜见江东父老”,难道如此便有颜见虞姬之魂?李易安自可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项羽的赴死击掌赞叹,但虞姬呢,那一片红裳,算不算白白飘落在地?
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
山谷中,枫叶还绿着。走出山谷,不见枫,却见高坡上红艳艳的一棵树。鲜红的叶,像一条条红鱼在风中游动;鲜红的果,大如握拳,如晚秋的艳阳天里一颗一颗倒挂的金钟。蓝天下,风吹钟响,山谷口,我惊异地站立。
那是什么树?!
柿树。北方的柿树。你说。 你还说,看见树的根部了吗?一圈黑乌乌的伤痕。那是与野酸枣树嫁接时留下的伤痕。野柿树的果其实又小又硬如枣核般,北方所有的柿树,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嫁接才能结出你所见到的艳如金钟般的果。
我默然。心想也只有树了,只有树才能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被腰斩的大恸,柿树可还记得分明?它以晚秋中超凡脱俗的美艳,试图向我证明什么?
我望树,树亦望我。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
(选自《散文》,有改动)
9. 作者在第3段中说“然而还是这里好”,其原因是什么?(4分)
10.请说说你对文中第6段画线处“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
美”一句内涵的理解。(4分)
11.文中第14段中,作者说:“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的理由是什么?
(6分)
12.文末“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中,“金属的音响”指什么?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6分)

第Ⅱ卷 表达运用 (共50分)
五.(共20分)
1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猗郁 (yī)  颤动(zhàn)  廿(niàn)四桥   妙处(chù)
B.房檩(lǐn)  参差(cī)   瞥见 (piē)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罹(lí)难  敛裾 (jū)  梵婀玲(fán)    
D.桂棹(zhào)  着(zhuò)衣  潭柘(zhè)寺 踱着步(duó)
1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袅娜 镶边 垝垣 义愤填膺
B.斑驳 训鸽 凋零 婆娑起舞
C.淅沥 桑葚 明月铛 窈窕淑女
D.蒲苇 玳瑁 鸳鸯 夜槌而出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迷人的天山牧场游目骋怀,我看到落日的余晖与碧绿的草原互相辉
映,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
B.敌我势力既相差太远;我们就不能暴虎冯河;要以智取胜。
C.世间万物品类之繁可谓恒河沙数,而你我在其间便是沧海一粟。
D.通过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她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日趋准确,在元旦晚会
上,她目送男主人公出征时那期期艾艾的眼神,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
声。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B.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聊天、玩游戏。
C.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D.2011年12月20日晚,兰山脚下、黄河岸边,被誉为甘肃省公共建筑“一号工程”并承载着甘肃人民文化梦想的甘肃大剧院正式开幕运营。
1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此,我们并不求所有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个个都精通传统文化中的上、
中、下层。
②我相信这样做,对于研究工作将会是很有益的。
③我们只要求他们个人胸中都有这种层次的区分和它们中间的联系。
④事物本身有一定的分野。
⑤他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不能把自己研究的对象完全孤立化就行了。
⑥学术工作也不能不有所分工。
A.②④⑥③⑤① B.④⑥①③⑤②
C.④⑥②①⑤③ D.②①③⑤④⑥
18.下面三句话中的加点的成语使用都有问题,请简要分析他们用错的原因。
(3分)
①体育馆门前的“黄牛”们依然忙活着,但与前几个赛季的东北虎比赛门
票的洛阳纸贵相比,如今的“黄牛”和东北虎队一样遭遇了经典大片《后
天》中再现的寒流。
②通过多做题,尤其是要自己先做,此后再与答案对比,以此发现自己答
题的缺陷所在。长此以往,现代文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③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
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可
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答:二十四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下面是一段
关于血液传播的报道,请根据文意写出两条防范爱滋病的结论性意见。
(4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或血液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血液制品如VIII因子浓缩剂是从许多供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因此污染HIV的机会更大。美国供血者中约6%带有HIV,故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VIII因子浓缩剂曾在世界各地的血友病患者中造成感染。法国一个血液中心被HIV污染,导致几千名受血者感染爱滋病。现在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如果供血者感染HIV后,供血时处于窗口期,则查不出HIV抗体。目前尚不能对所有供血者检测HIV抗原,因为检测HIV抗原设备复杂,费用昂贵。
鉴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共30分)
21.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评判别人和被别人评判,这其中也难免有不少偏颇甚至谬误的观点。这就让人想起那则著名的寓言——坐井观天。如 何避免这种情况呢?也许,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胸,要有丰富、优美的心灵,要有客观看待自己超越自我的清醒头脑和智慧……
请以“偏见”为话题,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阅读理解(共50分)
一.
1.B(A中“阳”应为“南面”;C中的“明”应为“照明”;D中的“求思”应为“探究、思考”)  
2.C(难道,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ABD中均为代词用法)
3.C(从文中“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可知。)
4.①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怠”、“幽暗昏惑”、“相”各1分)
②流逝的江水像这样不断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逝者”、“盈虚者”1分,“消长”1分,大意对1分)
二.
5.重叠使用四个“行”字,极言行程之远,兼有分离长久之意。用复沓重叠的声调、弛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感情的沉重感,使痛苦伤感的氛围笼罩全诗。
6.“老”和“晚”。“老”并非只言年龄,更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身心憔悴、精神衰老之感;“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迟暮之感。
三.
7.木兰辞、孔雀东南飞;楚辞、离骚
8.①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 ①这里无人,与树的淡泊和作者的孤独相吻合。
②惟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你我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10.①世俗之人,并不能真正领略枫叶的内涵,只能欣赏红叶表面的美丽。
②他们只会跻身于热闹以求麻木和消解生命的疼痛,是愚不可及的。
11.①红叶会以自己美丽的消亡换取爱者——树的生命之路。
②项羽却以“乌江自刎”的脆弱行为让虞姬的奉献精神付之东流。
12.①一是指艳如金钟般的柿果的阵阵脆响声;二是作者找寻到树的真正内涵          的感受,宛如金属一般,铮然有声。
②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由开头“不见红叶”入题,到这里“红叶如鱼”,领悟到了枫叶的真正内涵,至此满载而归,含蓄地回答了开头的问题。
第Ⅱ卷 表达运用 (共50分)
13.B(A颤chàn C梵fàn D着zhuó)
14.A(B驯 C珰 D缒)
15.D(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16.D(A“对象是”和“面向”杂糅。B“和班长”歧义。C“工厂”与“优质产品称号”不搭配。)
17.B
18.(1)对象错误。洛阳纸贵:著作文章流传广泛。
(2)感情色彩不当。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事情继续下去。
(3)重复。“相形”就有相比的意思。
19. 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的,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20.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慎重;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要加强和完善。
21.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