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9* 湖心亭看雪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29* 湖心亭看雪

  • 格式:  DOC
  • 大小:  51K    6张
  • 时间:  2016-02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执教人:孙秀洁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歌曲《梦西湖》。观毕。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杭州的西湖美景,令天下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啊?
宋代诗人苏轼曾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见西湖的美丽。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只言山色秋萧瑟,绣出西湖三四峰。”
可是西湖当地人却说:“晴天的西湖不如雨天的西湖,雨天的西湖又不如雪天的西湖。”银妆素裹的西湖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随明末清初文人张岱一起到湖心亭去看雪。
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介绍湖心亭(一生朗读)
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
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二、学习目标 (齐读)
1、积累实词和虚词;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3、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
这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朗读、品析。朗读美文,品西湖雪景,析作者情,熟读成诵。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沸沸扬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恰当停顿。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借助课下注释自行解决。
交流:
在朗读中,你注意到这些字词的读音了吗?
停顿。
全班齐读课文。
2、第二次朗读,要求读懂字意,读通语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义。 标出不明白的地方。
全班交流疑惑的内容。
全班交流三个重点句子。
四、品析雪景
齐读,画出作者张岱在湖心亭看到的雪景。
同学们,现代散文家黄裳评价说:“描写西湖风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谁又曾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地勾画出山水的精英?”细读这句,你认为哪些词语最富表现力?最传神?请静静的品味写景的精妙,感受作者的情怀。
和同桌交流一下。
预设: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造就了天地苍茫磅礴浩渺的大场景。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
两个“一”字意思相同吗?有什么妙处?“一”是最小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这两句一整体一局部,对照鲜明。   量词置换成“”例如:一眉新月一钩残月一叶扁舟一线希望一缕花香 “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而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这苍茫的夜景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时,你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滴水之于浩瀚的大海,一粒星之于深邃的天空,你会体悟到:宇宙何其阔大,人生何其短暂!“天人合一”     白描手法: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简炼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请看我们的课文插图,即是白描。运用到文章描写上,就是抓事物特征,用寥寥数笔传神再现,"有真意,去粉饰,”相当于“淡妆”。对照这幅插图,再一起背诵这宁静清绝寄托作者感慨的景观。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我们来做几个练习。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③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④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五、赏读雅趣
同学们,刚才我们跟随作者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我们感受到了白描手法寥寥数笔表现神韵的神奇魅力,现在让我们把目光由景转向人,默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概括张岱形象。     解答:“痴”
教师追问:这是谁对张岱的评价啊?痴一共有四个意思,大家觉得舟子理解的痴是什么意思?     1. 傻,无知:~人说梦。~钝。~愚。白~。
2. 精神失常,疯癫:发~。~癫。
3. 入迷,极度迷恋:~心。~情。
4. 谦辞,白白地:~长(zhǎng )(说自己白白地比对方大若干岁)。
“痴”,是疯癫。这种疯癫,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一)行“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哪里能看出“痴”,具体分析一下。   不寻常的环境:大  三  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绝  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不寻常的时间:“更定”即晚上八点左右
不寻常的举止:“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之间是否矛盾?细读这里,我们发现它与结尾的舟子前后不统一。虽有舟子同行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三)事“痴”
张岱到了湖心亭之后,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之中却出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湖心亭上居然还有另外两个痴人!见到张岱,这两个痴人很是激动啊,来,把他们的激动朗读出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辅导学生反复朗读“大喜曰”一句)
我听出了欣喜和自豪啊。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有什么言外之意。以这样的句式说“湖中居然有此          人”?或者用现代汉语说也可以,用“我们都是       人”的句式。
生:湖中居然有此雅兴之人!
生:我们都是有高雅情趣的人!
生:湖中居然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居然有此志同道合之人!
生:湖中居然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同学们啊,同学们说的真好,他们就是这样超凡脱俗,有雅情雅致的人。
现在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痴”,我们是不是比舟子理解的更深刻呢?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六、思维火花
有人说,他们是志趣相同的知音。有人说他们只是道同志不同的过客。你的观点呢?细读文章,结合词语分析。小组内讨论,等会亮出观点,畅所欲言。 观点:“知音”——“喜”“强饮”“客”       “不是知音”——“拉”“强饮”“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见余,大喜”,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吾道不孤”!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何等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
张潮,他曾经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很多滋味,同学们可以慢慢体会,让我们深情朗读全文,同学们回忆我们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吗?。
拓展迁移:
同学们,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大自然中去深呼吸,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和心智的独立。因为凝寒独立是其人格,所以苍茫天地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心灵归宿。同学们,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痴人和痴文都很多啊。你们还能想起吗?
最后让我们来读一下蒲松龄的一句话,让我们师生共勉:性痴则其志凝,
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