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21 桃花源记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桃花源记》复习练习试卷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桃花源记》复习题                  姓名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溪行                     忽             桃花林    落缤纷             
其林                   土地平旷                   便还家             
酒杀鸡作食                至其家                  此中人           
处处                    太守                    便扶向                  
向所志                    欣然规                         病终           
后遂无问                渔人甚                落缤纷             
便                      其中往来                     
通人                      如外人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答之                      来闻讯           
缤纷                     开朗                 阡陌           
交通                     俨然                 怡然           
妻子                     邑人                 绝境             
外人                    隔绝                 无论               
不足                    未果                 问津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译文: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译文: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文: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四、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2、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安居乐业。
 4、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答: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5、“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 有什么作用?
: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6、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答: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7、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答: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8、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答: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答: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10、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答: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
11、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答: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12、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
答:景物描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3、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14、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
答:自然环境美好,社会环境平静,人们安居乐业。
1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并不存在。那么,他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
答: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社会的向往之情。这里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
16、文中那些话表明桃源人想继续留在桃园?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答: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源中人生活安宁、安居乐业、人们相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