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21 桃花源记

  • 格式:  DOC
  • 大小:  192K    27张
  • 时间:  2016-02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一、《桃花源记》训练提示
一、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他名 ,字 ,是 时期的诗人。《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 ,也是成语 的由来。   ②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二、下列各项中蓝色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未果,寻病终 D.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三、下列句子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正确的语序应为: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初极狭,才通人。     ③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便舍船,从口入。     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⑧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③②④⑥⑧⑦①⑤     B、④③②①⑥⑦⑤⑧      C、③⑥②④⑦⑧①⑤     D、⑤③⑦⑥①④⑧②   四、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渔人甚异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具答之   五、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   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A.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暗示通往桃源的路曲折而遥远。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的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渔人甚异之  (       )    ②具答之(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    
④欣然规往(        ) ⑤诣太守 (        )            ⑥未果,寻病终(        )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1                    2                     3                  
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9.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陶渊明  东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①感到诧异  ②详细  ③走尽  ④计划  ⑤到、谒见  ⑥实现  4、①古:妻子儿女  今:妻子;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无出路的境地  ②古:交错连通  今:邮电和运输业的总称  ③古:更不必说  今:表条件的连词  5、①沿着  ②整齐的样子  6、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7、①豁然开朗②鸡犬相闻  ③怡然自乐  8、C  9、活动、穿戴、心情  10、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晋太元〔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中,武陵〔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渔人甚异之〔异之:对此感到诧异〕。复前行,欲穷其林。
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林尽水源〔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鸡犬相闻〔鸡犬相闻:(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髫〔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要(yāo):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为:对,向〕外人道也。”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发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处处志之。及郡下〔郡下:郡里,指武陵〕,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向所志:寻找原先做的标记〕,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刘子骥:名之,《晋书》有传,说他“好游山泽”。〕,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规:计划〕往。未果〔未果:没有实现〕,寻〔寻:不久〕病终。后遂无问津〔问津:问路,这里的意思是探访、访求。津,渡口。〕者。
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总写渔人的感受。接着写渔人看到的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
“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乃,竟然。
“妻子”,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
“焉”,在这里相当“于之”,即“从这里”。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可联系上下文推想。
“语”,旧读yù,告诉。“语云”,告诉(他)说。“语”字后面省略了一个“之”字。“志”,同“”,做标记。“诣”,到……去。“如此”,像这样。
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事情真实可靠。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语言够精练的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所描绘的“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关 于 练 习
一、回答下列问题,然后背诵全文。
本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使学生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见课文第一段。
2.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
见课文第二段。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4.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要注意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理解和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短语。这类双音节短语是由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组成的,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它们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译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6.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像这样。(今义:这样。)
三、在括号里填入省略的成分。
从语法角度设计本题,但目的不在讲语法,而在指点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因为文言文重意会,凡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某些词语,经常被省略。这里,不过是以主语、宾语的省略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文言文中省略主语、谓语等成分,一般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而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两段话中还有一些省略的成分未用括号标出,也可以让学生补出来。
1.(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村中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四、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为人民服务》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鸿毛(hóng)    李鼎铭(dǐng míng)    送葬(zàng)    追悼会(dào)
二、掌握下面多音多义字
重  (zhòng)重量    削  (xiāo)削皮    难  (nán)困难
(chóng)重复       (xuē)剥削        (nàn)遇难
尽  (jǐn)尽快      兴  (xīng)兴旺 (jìn)尽力          (xìng)高兴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泰山:山名,在山东泰安市。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后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鸿雁的毛。常用来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
精兵简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一项重大政策。内容是缩小党政军等机构,精简人员,特别是尽量减少机关的行政人员和部队非战斗人员,以减轻人民负担,使部队、机关变得更精干,更灵活,更有战斗力。现多指缩小机构,减少工作人员。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本课指革命队伍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和各个方面。
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适当的归宿或好的安排。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哀思:悲哀思念。本课指对死者的悲哀的思念之情。
送葬:把死者的遗体送到埋葬的地方或火化(火葬)的地方。
寄托:寄附,托放。本课指把我们的哀思寄附、托放在对死者的追悼活动上。
兴旺:兴盛,旺盛。本课是指扩大、强盛的意思。
八、文章主旨
本文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这个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课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时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九、结构分析
全文是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五层表达出来的。
第一层(第1节),提出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要完全、彻底。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课文用“革命”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用“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任务。第三句话指出张思德同志生前参加了革命队伍,而且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层(第2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第二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虽死犹生。这里毛泽东通过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第二节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总(起)分(述)关系。这样说可以启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义,从而充分肯定张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绩。
第三层(第3节),讲我们应当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三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在我们的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不管是同志、朋友,还是反对过自己的人,谁的意见都听得进去。只要你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用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的例子,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本段共六句话,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连接的三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加强了语言的力量,突出强调了“我们这个队伍”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层(第4节),进一步提出,为人民服务有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就是要解放全民族。
第四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为人民服务。既然目标一致,就没有理由不搞好团结。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因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坚定地相信人民,紧紧地依靠人民,就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敌人都能打败。为了人民的利益要不怕牺牲,这种牺牲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为了做到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提出三个“互相”,充分体现了革命队伍内应有的同志情谊。本段可以分四小层。第一小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第二小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第三小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第四小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第五层(第5节),联系当时为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实际,提出开追悼会的意义,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
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开追悼会是为了寄托哀思,对死者表示怀念、哀悼。开追悼会还因为死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人们沉痛地怀念他。这样的人虽然死了,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本文在讲演结束时仍回到追悼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紧扣讲话中心,又进一步表达了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十、重点语句分析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宗旨。“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3.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同前面的意思联系起来。什么是“好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对人民有好处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错的”。为什么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就能与人民的关系更密切,就能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队伍就一定会更加兴旺、发展起来。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对完成争取全民族的解放这一革命任务提出了要求。本句有三个“要”。前两个是讲在困难面前应该采取的态度,最后一个是讲这样做的目的。“勇气”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是说,革命队伍中的干部要关心、爱护每一个战士,使每个战士都感到温暖;革命队伍内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这样,队伍内部才能团结起来。三个“互相”,体现了革命队伍内部的同志情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并解释整个词语。
     物     知:                          手     观:                          
不     所     :                    一     风     :                           
2、填空
(1)丁肇中,美籍华裔       ,      奖获得者。
(2)宋代思想家       将《       》、《       》、《       》、《       》编在一起,称为“        ”,是     家的主要经典。
(3)《大学》中提出的      、      、      、      、      、      、      、      、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4、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A.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    寻求新知识,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实验的过程    消极的观察,    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     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并说明原因。
(1).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试、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2).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领会)的。
                                                                
二、  整体感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标题即是论点.(    )
(2)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作者抨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它歪曲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
(3)“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因此,从实践中去探察物体是学术的基础(    )
(4)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论证的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探察物体的方法(    )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举了哪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