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说课课题:《中国石拱桥》
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中国石拱桥》这课书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核心内容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教材以赵州桥和卢构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事理说明文未学过事物说明文,所以本课内容在初中语文事物说明文中占据着开篇的地位,是学习事物说明文的基础,在初中说明文学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是知识结构目标(共3点):①通过阅读,明确说明的对象;②初步感知说明对象的特征,大致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③能初步指认作品采用的说明方法。
第二部分是能力培养目标(共3点);④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⑤理清说明顺序;⑥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特点。
第三部分是情感目标:⑦通过对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等特点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的歌颂,强化民族自尊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清说明顺序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过渡,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抓住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法设计
基于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教法,即复习学过的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已学的方法能更好地溶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四、学法指导
第一个方面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明确说明对象时,应当在以往阅读说明文的基础上,明确说明对象。第二个方面是指导学生运用专业技法去解决问题,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应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先找出交待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找出“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老的石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等语句,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赵州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这样重点就解决了。
四、学法指导
然后找出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的四点。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小,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这样就理清说明的顺序: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卢沟桥采用的顺序与赵州桥基本相同,这样难点就突破了。第三方面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程序学会知识的迁移,如本课的内容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其学习程序适用于学习写说明文的学习,运用的学习程序是: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
五、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第一个环节是分组并确立目标。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导游,为大家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主要依据课本内容,适当补充自己搜集的相应资料。要求介绍时层次清晰,语言准确。这一步是完成教学目标④(10分钟)。
五、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接着下来第二个环节是分工确立任务并展示。请小组推荐代表为大家作“赵州桥”和“卢沟桥”导游。推荐2-3名同学上台结合教学挂图(幻灯片),并板书相应数据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注意说明的顺序,语言要清晰、准确。这一步是完成教学目标⑤,同时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20分钟)。
五、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第三环节是请同学评议讨论哪一位同学在说明介绍时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了说明顺序,语言清晰、准确,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一步骤主要完成教学目的⑥⑦。(10分钟)
最后,教师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A 明确说明对象
B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阅读说明文 C 理清说明顺序
D 指认说明方法
E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