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濮阳市油田十八中初二语文《导学练》
主备人:韩宁利 审核:张广燕 綦嫦娟 王洪英 课时:3 总课时:
时间: 2011年 月 号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目标: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学习过程:
导入: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却没想到,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并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预习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琉璃 珐琅 赃物 箱箧
惊骇 制裁 瞥见
解释词语:
眼花缭乱:
荡然无存:
三、作者介绍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发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0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其他作品《海上劳工》、《笑面人》等。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答问题。并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
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一方面表达了对圆明园的____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____之情。
五、问题研讨:
先小组交流,而后全班交流。
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对强盗进行了愤怒的谴责,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六、品味句子:
1、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2、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3、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六、课后总结:
体味作家雨果站在捍卫人类文明,捍卫卓越艺术的高度,饱含对中国人民的敬仰和同情之心,赞誉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言辞犀利,愤怒谴责了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课外阅读
阅读 《哭泣的圆明园》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肢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高贵——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昔日皇族的赋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模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确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最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着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1.作者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请分别解释“凭吊”、“拜谒”、“提醒”在文中的含义。
凭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拜谒_________________
提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作者认为,圆明园一直是哭泣的。联系全文看,圆明园哭泣的原因有哪些?
3.文章提到,现在到圆明园游览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真正理解圆明园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文章列举了多种令作者痛心的现象。你见过或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吗?试举出一例,并写上你的感受。
答: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我”第一次去圆明园,看到那“华美”、“精致”、“贵族”的圆明园,感受到来自心底的震撼,是因为中华民族那高超的建筑艺术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从心底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B.作者目睹十年后人们在圆明园里的举止言行,内心无比沉痛,发出“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的喝问,表达出心中深深的隐忧。 C.经过十年前后情景的对比,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圆明园所代表的一段历史在现实生活中已被人淡忘,圆明园里的断壁残垣已不能提醒人们对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的记忆。 D.文章注重环境描写,借环境烘托心情。两次去圆明园都是雨天,前一次是有意选择阴天细雨时前往,阴冷的天气使“我”的心情非常凝重;后一次则遭遇天气突变,豆大的劈头劈脸的雨点加重了“我”沉重的心情,升华了文章的感情。 E.文章以“哭泣”为线索,串起全文,标题为“哭泣的圆明园”,末尾又写到“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主客相知,物我交融,主题得到深化。
5.对圆明园废墟,作者为什么说“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用自己的话解说)(3分) 答:
课后反思: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答案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纷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形容事物繁复,弄不清楚。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四、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一方面表达了对圆明园的赞叹_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_谴责_之情。
五、
1、先做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⑴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⑵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⑶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
然后讲耗资劳动之巨。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2、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3、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六、
1、雨果的可贵之处: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表明了雨果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2、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式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3、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课后阅读:
1.凭吊:怀念圆明园所代表的那段屈辱的历史和永远的疼痛。 拜谒:瞻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与一种不屈的精神。 提醒:现代社会的人们,只有铭记国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2.(1)无比辉煌灿烂的建筑艺术与文化的结晶,被毁于一旦。 (2)圆明园被毁,是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疼痛。 (3)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淡忘了那段历史,变得麻木而无知。 3.答题应扣住“类似”一词,举例可以是亲身经历过的或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见过的,但必须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现代人们淡忘历史相关,写感受,应表明对这种现象鲜明的感情态度。
4.BE
5、当作者看到欢笑嘻闹的人群,有了更沉重的慨叹与痛心。那些麻木的,缺乏历史沉重感的人们,那些各个年龄层的形形色色表现深深地刺痛了作者。正是在感情的激荡下,作者忍不住说,她曾为留下圆明园废墟叫好,而此刻忍不住说“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 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作者的愤激之语。(意思完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