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08---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题号
一27
二43
三50
总分120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像丰富……赶快动起笔来,把这份快乐也传递给老师、家长,让他们和你一同分享吧!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全卷满分120分(包括卷面书写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3.请用钢笔或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 基础(27分)
1、你一定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
①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③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④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请按下面的提示或要求,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文句子。(4分)
①《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的名句是:
, 。
②“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 。
3、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1)—(4)题。(7分)
6月1日下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缓缓地走出联合国总部会议厅,面对蜂拥而致的记者,面色严俊地说:“‘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提出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如果四国下周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面对咄咄逼人,志在必得甚至摆出一副已然“入常”架势的日本,中国怎能容忍一个还在不断挑衅历史并拒不道歉的国家进入“世界的决策层”?王光亚大使的表态让中国网民欣喜若狂,他们打出这样一个帖子:“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现在终于进入‘硬起来’的新时代了!”
①给加点字注音:咄咄逼人( )(1分)
②找出下面的错别字并更正。(1分)
面色严俊 更正:
③请列举选文中体现中国终于进入‘硬起来’新时代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后,祖国大陆决定向台湾赠送一对大熊猫。现请你为这一对熊猫分别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并简要解说命名理由。(3分)
取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亲近名著。(3分)
请你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5.下面一段材料,在词语、句子表达及标点等方面存在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作修改。(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暑假里,我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博物馆。进入馆藏区,只见玲琅满目地陈列着古代的文物珍品。学识渊博、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文物收藏是本着宁缺勿烂的原则进行的,所以都是件件珍品。他还为我们展示了有“震馆之宝”之誉的《唐代仕女图》,那精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6、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4分)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获得的启示: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7—11题。(共15分)
[甲]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⑥何处无竹柏?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得分
评卷人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相与步于中庭:
③把酒问青天 ④但愿人长久:
8、翻译下列句子:(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乙]文中写中庭月色美景的句子是:
[甲]文中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11、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两篇文章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
(二)阅读下面课内选段,回答后面12-15题(8分)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得分
评卷人
12、本文段的作者是 ,著名散文家、诗人。(1分)
13、划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4、这段文字中,两次提到“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泪又来了”,这是为什么?
。(2分)
15、在本语段中父亲对我表达爱的方式是 。(2分)
(三)阅读下面课外文段,回答后面16-15题(12分)
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得分
评卷人
16、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7、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2分)18、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9、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20-23题(14分)
吃掉噪音
看看我们现代的大都市吧,人们被迫生活在一个嘈杂的世界里。可恶的噪声污染用它看不见的“爪子”,抓挠着人们盼望宁静的心,严重损害着人们的健康。
噪声污染是主要的社会公害之一。它的来源有:机械振动、摩擦、撞击和气流扰动产生的工业噪声;由飞机、火车、汽车、拖拉机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由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和人群活动产生的生活噪声。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降低工作效率,损伤听觉。超过140分贝的噪声会引起耳聋,诱发疾病,还能破坏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噪声仅仅引起人们心烦意乱吗?不!噪声是无情的杀手,它会影响儿童的智能开发。这不是危言耸听。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噪音污染环境中得的儿童智力水平比正常人低,且心肺的发育也受到极大影响。
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科学家不懈地寻找着低噪声材料,研制低噪声机械结构。
比如,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新型钢材――消音钢材。这种钢材的消音能力比普通结构的钢材在消音方面要强好几百倍。这种消音钢材就是扔在水泥地上,也不会发出声响,就像一块泡沫扔在地上一样。假如用这种消音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即使部件不断撞击、摩擦,都不会发出大的声响,它们会“默默无闻”地工作。消音钢材降低甚至消除噪音的本领为什么这样大呢?诀窍就在消音钢材的成分除了铁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铬和铝。
又如,科学家研制的特殊的消音油漆,也具有治理噪声污染的好本领。在嘈杂的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刷上这种消音油漆后,嘈杂声就能够大大降低。消音油漆能够把产生噪声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起到减振消音的好效果。
人类同噪音污染的斗争才刚起步,远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真正做到降低或消除噪音污染,除了有效控制噪音源以外,在消音材料的研制方面还须继续努力。
得分
评卷人
20、根据短文内容谈谈“吃掉”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噪音的危害到底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主要介绍了噪音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简要列举现实生活中用来降低或消除噪音的两种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我们得到过社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父母的抚爱、老师的培育……我们得到过太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也想并尝试着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关心他人”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答 案
一、基础(27分)
1、(5分)①夜阑卧听风吹雨 ②恨别鸟惊心 ③一览众山小 ④天涯若比邻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每小题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不得分。)
2、(4分)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示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符合要求的课内外古诗文名句均可。每小题2分。符合要求且准确无误的,该小题得满分;符合要求,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扣1分)
3、(7分)①duō(1分) ② “俊”改为“峻”(1分)
③(2分)例:A、大家蜂拥而至。 B、尽管春寒料峭,细雨绵绵,但周杰伦一出现,蜂拥而至的歌迷立马把他团团围住。
④(3分)(取名恰当1分,只取一个名字得0.5分。理由2分。)
例: “团团”、“圆圆” 或 “陆陆” “湾湾”。
(能根据命名说明理由,酌情给分。)
例:“团团” “圆圆”,寄寓了两岸统一、骨肉团圆的心愿。
4、(3分)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了解到:保尔身残志坚,唱响生命曲;
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分献给了世人。(答案不限于此,写出作品名1分,了解到的内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5、①“玲琅满目”中的“玲”应改为“琳”;②“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中,应去掉“深受大家”或者“令人”;③“宁缺勿烂”中的“烂”应改为“滥”;④“所以都是件件珍品”中的“都是”应与“件件”对调;⑤“震馆之宝” 中的“震”应改为“镇”;⑥“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中的“山川秀美”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改为“历史悠久”或者删去;⑦“那精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中的“,”应改为“。”其他改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共4分。每改对一处得1分)
6、如:①贪婪者必自毙。②没有标牌的陷阱才是致命的。③安逸让人忘记忧(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答案不限于此。)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3分)
(一)(15分)
7、(4分。每小题1分)①想到;②一起;③端起酒杯;④只。
8、(2分)只不过少有像我俩这样闲人罢了。(意思对即可)
9、(每空2分,共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0、(2分)C
11、乙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甲文中苏轼面对中秋圆月,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二) (8分)
12、 (1分)朱自清
13 、(3分)动作描写 作者细致地刻画父亲攀爬月台的起始动作,使背影成为焦点,强烈地烘托了自己的感情.
14、(2分)被父亲的真挚的爱所感动;为与父亲离别而伤心.
15、(2分)送别时给我买橘子..
(三)(12分)
16、(3分)例:为了帮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胆怯心理,使“我”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父亲一边用语言鼓励“我”,一边在夜间举着火把与“我”同行的故事。(意思对即可。)
17、(2分)父亲与“我”一起走夜路, 通过夜间同行帮助“我”成长。(每空一分。共计2分)
18、(3分)用恰当的话语教导和默默的行动帮助,科学理智地教育关爱孩子的人。(意思对即可。)
19、(4分) 例:原来是父亲用他默默的行动和深沉的父爱在帮助我成长。我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一定会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四)(8分)
20.(2分)消除或降低。
21.(2分)影响休息,降低效率,损伤听觉,诱发疾病,破坏仪器设备,影响了儿童的智能开 发。
22.(2分)控制噪音源、研制消音材料。
23.(2分)噪音的来源、危害、消音的方法。
第三部分 作文(50分)
三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分)
1.立意正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分)
1.立意正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很多。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5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