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检测试卷
范登清 (甘肃省民勤县重兴中学,甘肃 民勤 733308)
作者Emil:nhm123456789@sohu.com
QQ:541862943
1. 根据课文填空和默写。(14分)
⑴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悬泉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分)
(4)种豆南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2分)
(5)《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大记者问时,引用毛泽东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弥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8)人们在劝勉友人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光明就在前头的时候,常常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把王维《使至塞上》默写完整。(2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在拼音后面写出汉字。(4分)
①老师给我详细地分析讲解后,我茅塞( )顿开。
②青春是盛开的花,绚( )丽多姿,灿烂芬芳。
③两则新闻高屋建líng( ),气势páng bó( )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
④父亲名该高兴,却露出gān( )尬的笑。
3.词语积累——请你用成语给自己“画像”,让大家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每项写两个成语(3分)
①突出的优点:
②明显的缺点:
③待人接物:
4.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2分)
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④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⑤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恰当的顺序是:
5.读下面三则消息,将三者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消息一:中华网1月26日电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暗示他将要求修改日本战后宪法,以便让日本自卫队正式改名为军队。小泉是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在日本宪法下,我们被禁止把自卫队称作军队,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他们是军队……宪法中的好几点不太符合常理。”
消息二:新华社东京2月4日电 日本防卫研究所24日发表的2004版《东亚战略概观》认为,日本为了自卫,可以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敌国的导弹基地进行攻击。
消息三:新华网巴格达2月8日电 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当地时间8日上午分乘25辆军车跨越科威特和伊拉克边界进入伊拉克。这是自二战后日本自卫队首次被派到海外战斗尚在继续进行的国家。
主要的信息:(40字以内)(4分)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撰写的一部作品。
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脾气急躁却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D.《繁星》《春水》是冰心将自己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而成的小诗集。
7. 综合性学习(8分)
本学期学校开展以“爱我校园,树我形象,我行动”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作为学校的一员,你是如何对待这一活动的?请按活动要求完成任务。
(1)你观察到校园中“不文明、不热爱校园”现象有哪些?列举三个最能突出的“破坏校园文明,有毁我校现象”的例子。(3分)
① ;② ;③ 。
(2)写一条倡导同学们“从我做起,爱我校园,树我形象”的宣传标语。(2分)
(3)针对此次活动的主题,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做起?选取三方面写三句誓言。(3分)
①
②
③
8. 有一位同学以“青叶”为题写诗,写了前两句,现请你续写后两句。(3分)
青 叶
春到丝丝绿,秋来点点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55分)
【一】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11分)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
①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②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③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④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
⑤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科声情并茂的演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9.选文标题分为两部分:“伦敦……举办权”是 题,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是
题。(2分)
10.用“∥”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11.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4分)
(1)时间: (2)人物:
(3)事件: (4)结果:
12.根据这则消息,说说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消息中所说的原因,请你为伦敦
2012年奥运会拟一条标语作为宣传。(3分)
(二)动物也在全球化(14分)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13.动物全球化指的是什么?就本文看,导致动物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14.第②段中有一个词准确生动地表明了野生动植物全球化并非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一场由非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噩梦,请摘录出这个词。(2分)
15.第⑥段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与大脑容量相对较小的鸟类进行了比较,其作用是什么?(4分)
16.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简要说明。(4分)
(三)我的车不拉你这样的人(16分)
①这是一个震撼人的故事。
②故事发生在一条山道上,一辆大巴正在山道上前行。车上拉满了乘客,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有好人也有坏人,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司机却是一个女司机,因为长得青春美丽,车上的三个流氓突然起了歹心,他们拿着刀,贴在她的脸上,让她把车停下,下车去陪他们玩一玩,否则就把她的脸划伤。为了一车人的安全,女司机把车停下了,但她不肯下车,她看着流氓身后的一车人,希望他们起来帮她,一车人如果都起来帮她,那三个流氓肯定是不敢下手的……可是,就像人们时常听到的一样,几乎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不低头的就让眼光穿过玻璃望到了车外,像是没有看到车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只有一个人,孤零零地站了起来,这人个子不大,但声音很硬,他告诉那三个流氓不得如此无礼。他让他们把她放了。但那三个流氓没有放手,他们两三拳就把他打倒在了车里,然后把女司机拉下了车去,把女司机给强暴了。回到车上的时候,女司机却不肯开车。她指着那个曾站起来帮她的人,让他下车。
③她说我的车不拉你这样的人!
④那个人却不肯下去。他觉得他那是为了她,她不能因此反而让他下去。他不下。他不下车,她便不肯开车,于是一车的人都愤怒起来了——他们终于愤怒了!在他们应该愤怒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缩着头,都没有吭声,但这个时候,似乎不需要他们愤怒的时候,他们全都愤怒了。他们的理由是他们要继续赶路。他们于是把他轰下去,他不下去,他们就把他的行李从车窗扔出去……那人看到自己的行李被丢到车外,于是急了起来,然而,就在他急急下车去捡回自己的行李时,大巴轰的一声,开走了。
⑤那个人就这样被丢下了。
⑥他拿着行李追着却怎么也追不上。他于是伤心地哭了。他朝着往前开去的大巴呐喊着:为什么把我丢下……我错了吗?……然而,他的声音还在山道的上空回响着。突然,他惊呆了——那辆大巴突然在前边的拐弯处没有拐弯,而是直直地往前边的悬崖飞身而去……只听得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一车人,一个不留地坠下悬崖……
⑦那个人突然明白了。
⑧我们当然也明白了。
17.“这是一个震撼人的故事”,放在文章的开头有何作用?(2分)
18.品味语言:(4分)
(1)我的车不拉你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一类什么样的人?)
(2)他于是伤心地哭了。(他“哭”什么?为什么“哭”?)
19.“那个人突然明白了”,“我们当然也明白了”请写出“那个人”的心理活动?我们又明
白了什么?(4分)
20.你对女司机的最后的做法持什么态度——是反对还是赞成?为什么?(3分)
21.阅读下面三个材料,结合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材料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宗旨;以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宣传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研讨见义勇为理论问题,推动见义勇为立法等为主要任务。
材料三:近期,广东发生了几件“见义勇为”却证人难寻的事件:湖南打工仔王敏捉贼牺牲却难寻证人;广州市民谢斌驾车追擒摩托扒手,飞贼慌乱撞死,是见义勇为是交通事故引发争议;蒋廷珍为救在铁道上玩耍的顽童,被火车撞飞身亡,却遭遇顽童和家长杳无踪影、众多目击居民不愿出面作证,(摘自广东视线)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渔人甚异之 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3)颖脱不羁 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
2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答:
2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4分)
答: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
4.请你给三峡来的游客有一段导游词。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2.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3.观赏浙江潮的最佳时间是:
4.文中前三段写出作者观潮所见的三幅壮丽图景,请概括出三幅图的内容。
(每个概括不能超过8个字,回答问题要做到精炼,准确,全面!)
(1)[ ](2)[ ](3)[ ]
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是描写人在“势极雄豪”的江潮上活动的场面。
B.选文在习俗的记叙上较多铺陈,显得内容充实
C.选文主要描绘了江潮的壮观景象,对其它着墨不多
D选文对江潮的描写,惊心动魄,对观者活动的描写令人心驰神往
6、(1)写善泅的“吴儿”有多少人?
(2)“吴儿”的外貌特征是什么?
(3)“吴儿”手中持有何物?
(4)“吴儿”的气势如何?
(5)“吴儿”凭借什么“夸能”?(用原文回答)
7、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___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__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___⑧席地不容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