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月考试卷

2011学年泾川县城关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0——2011学年度
城关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教学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已步入中期,该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打开你的思维,发挥你的才智,来进行这120分钟的愉快之旅吧。当你打开试卷,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加油!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táng(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yǐ( )。情yù( )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宁波甬江两岸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主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②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4、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
5.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6、文学常识及古诗文填空。(8分,每空0.5分)
(1)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是: 、主体、 、背景、结语。
(2)《信客》的作者是 ,除《秋雨散文》之外,他还有散文集《 》等。
(3)《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东晋诗人,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唐代还有王维和 两位著名的田园诗人。
(4) ,并怡然自乐。出淤泥而不染, 。
(5) ,一览众山小。晴川历历汉阳树, 。
(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7)、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8)《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9)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 ___,______ 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4分)
生活中不能缺少爱。爱是生活的酒浆,溢出快乐的佳酿;爱是世界的乐音,奏出和谐的音律!在充满爱的世界里,没有战争的纷扰,没有屈死的冤魂,没有阴惨的叫喊。让人类远离战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城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了“用爱驱散战争阴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也积极参与。
(1) [活动一:我讲故事]你一定了解了很多在战争中见真情的故事吧?请你讲述一则你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这样的故事吧!(不超过30字)(2分)


(3)[活动二:我来献艺]请你用自己喜欢与擅长的方式,构思一副图画,或唱一首歌来表达你对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期盼吧!(2分)
A.我构思的图画含义:

B.我会唱的一首祝福歌: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片段,完成第8~13题。(12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8、“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2分)

9、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2分) 。
10、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2分)

11、“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2分)

12、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2分)

13、请说一说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二)阅读短文并完成14---17小题(10分)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⑧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4、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2分)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15、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1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17、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2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字子瞻,号______,是宋朝的______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2分)
19.解释下列词语。(2分)
念: 遂: 盖: 但:
20.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
“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22. .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3.“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2分)
2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2分)

四、作文(40分)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格调积极;
3、要有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大话、假话;
题 目


































































































































100


















































































































200


















































































































 300




































































1






















400


















































































































500


















































































































600


















































































































 700




































































1






















800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请认真检查,不要漏题哟!

参考答案
一、1、颓唐 已 郁 琐屑 2、B 3、C
4、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5、D
6、(1)标题 导语 主体;(2)余秋雨 《文化苦旅》或《山居笔记》或《千年一叹》等;(3)陶渊明 孟浩然;(4)黄发垂髫;濯清涟而不妖;(5)会当凌绝顶;芳草萋萋鹦鹉洲;(6)休将白发唱黄鸡;(7)烟波江上使人愁;(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根据所写内容,酌情给分。
二、8、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9、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10、“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11、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12、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13、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14、(1)C(2分)(2)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经历和两次相遇的故事。(2分,意近即可) 。
15、(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2分,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16.(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2分,每处1分,各有一点即可)。
17.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2分,意近即可)
18、《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文学家
19、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盖:原来是;但:只
20、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月光;竹柏影、比喻;
22、翻译:(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23、qīn、睡觉、废寝忘食
2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25、作文评分参考中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