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
十一月月考测试题
姓名
一、积累及运用<共14分>
1.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A.伧(cāng)俗 休憩(qì) 擅(shàn)长 帷(wéi)幕
B.矗(zhù)立 挥霍(huò) 中轴(zhú)线 蟠(pán)龙
C.轩(xuān)榭 池沼(zhǎo) 镂(lòu)空 嶙峋(xún)
D.纤(qiān)细 险峻(jùn) 孕(yùn)育 点缀(zhuì)
2.找出错别字并改正.(2)
惟妙惟肖 巧妙绝纶 就地取才 晓风残月
因地治宜 重峦叠障 自出心裁 雅俗之分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2)
A.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B.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经过处理的动,植物或矿物的实物样品)
C. 原因似乎是造型的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粗俗鄙陋)
D.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意思是胸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4.选出下面作品,作者介绍对应有误的一项( )(2)
A.<说“屏”>---陈从周---古建筑学家
B.<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桥梁专家
C.<苏州园林>--叶圣陶—语文教育家
D.<桥之美>--吴冠中—作家
5.选出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 对不同事物的说明,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顺序也就不同;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所确定的具体目的也可以不同.
B. 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问题,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后者,<桥之美>属于前者.
C. <中国石拱桥>一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成就高的特点,也使我们了解到这两座桥各自的特点.
D. <苏州园林>一文,作者用极其见解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体艺术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勾画出一幅幅画面.分说总说之间丝丝相扣.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①桥宽约8米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A、①表示估计 ②表示程度 B、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程度
C、①表示程度 ②表示限制 D、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估计
7、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二、填空。(10分)
1 、说明文的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2 说明文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两种。
3《望岳》中,表现诗人俯视一切的雄心的句子是 , 。
4《春望》中,表现诗人因忧国思家而导致迅速苍老的诗句是 , 。
5《春望》中感伤时事、移情于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36分)
(一)题目: (14分)
螳螂是昆虫世界里最具神秘色彩的。在分类上螳螂属螳螂目、螳螂科。虽然本目仅有螳螂科1科,分为35亚科,但是,它的种类却不少——全世界约2058种,我国已知有50种。
在昆虫世界里,螳螂的形态最为特异,而且竟还因此有了各种各样的“别称”,十分有意思。它身体窄长扁平,头部三角形,能自由活动。复眼大,前胸特别长,中胸及后胸较短,整个头胸部几乎占身体长度的一半,因此有“长颈虫”之称。螳螂的一对前足为捕捉足,经常举在胸前准备随时捕获猎物,形如挡辙之状,故又有“挡轮”之名,“螳臂挡车”亦源于此。螳螂用前足捕获猎物时,形似斧砍镰割,因而又有“斧虫”的别称,日本人叫它“镰切”。更有趣的是,螳螂双臂前置的样子仿佛乞食者的姿态,人们又赠它一“求乞者”之名。这样子又如祈祷状,所以英文、拉丁文和希腊文中“螳螂”一词是从“预言家”、“教徒”、“占卜者”等字义转化而来,因此螳螂又被称作“祈祷的昆虫”。而回教徒们则认为,螳螂经常面向默罕穆德降生地麦加祈祷。此外,由于螳螂行走时,用中足及后足着地,昂首慢行的样子与马行走姿态酷似,故又称之为“天马”。
螳螂有一对特异的捕获足,用之捕获猎物,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而且“挥刀”极快,整个猎获过程只需0.05秒钟。无论是比它小的昆虫还是比它大的昆虫,都是它手下败将。所以,它素有“虫国猛虎”之称。
螳螂可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如蝇、蛾、蝉、蚜、蝶、蝗、螽(虫斯)等,有时甚至还可捕获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型动物。
螳螂不仅习性凶猛好斗,而且猎物方式也诡诈多变。螳螂是搞突然袭击的老手。它经常隐身在植物丛中,由于它有拟态色彩,所以常常使一些昆虫遭到突然袭击。分布在热带地区黠螳螂,它的前足拟态成花瓣状,常偷偷伏在树叶和花丛中,乍一看就像一朵盛开的紫白色的兰花,许多采花蜜的昆虫误把它当成花朵而丧生。另一些拟态成树叶或树疤的螳螂,专门伺伏在黄蜂出入的地方,常常出其不意地擒获黄蜂,有时连黄蜂带回的猎物也一起被它们抢走。还有一种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的螳螂,体呈绿色,头部有一扁平突起,光滑明亮,它伏在草丛中,在阳光的照耀下,头上的突起物恰如一滴晶莹的露珠或花蜜。要知道在干旱地区一滴雨露是多么宝贵,其它昆虫自是趋之若鹜,而螳螂也就毫不费力将其猎获。
使人更为惊奇的是,螳螂似乎具有某种魔法或心理战的本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观察到螳螂捕捉蝗虫的精彩场面。他写道:“螳螂一看到一只灰色大蝗虫,会忽然摆出可怕的姿势:张开翅膀,斜斜伸向两侧,后翅直立,形如船帆,身体上端弯曲像一条曲柄,并且发出毒蛇喷气的声音。它们把全身重量都放在后面四只足上,身体的前部完全竖起来,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盯住蝗虫,蝗虫稍稍移动,螳螂随即也转动它的头。这种举动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使对方因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而不战自败。果然,蝗虫这种昆虫世界中的跳高跳远冠军,此时竟然想不起逃走,它们只是傻愣愣地伏着,甚至还会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当螳螂可以够得着它们的时候,就用两爪出击,两条锯子似的前足重重地压下来,这时蝗虫再抵抗也无用了,终于成了它的猎物。”
螳螂不仅成虫具有高超的捕虫本领,就是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不久的若虫,也能捕食蚜虫、粉虱、叶蝉等小害虫,其捕虫期可达4至5个月之久。有人曾对这个“虫国猛虎”的捕食能力作过统计:一亩棉田内如果有600~700头螳螂,就可以消灭71%的蚜虫,95%的棉铃虫,17%的红蛉虫,70%的造桥虫。因此,尽管螳螂捕食行为显得狡诈,但却为人类消灭了不少害虫。所以,人类对这个虫国猛虎还是处处加以保护。
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伺伏 ( ) ②擒获( )
2、文章主要抓住了螳螂“善于捕虫”的特点来写螳螂,此外也写了螳螂 的特点。(2分)
3、与画线句“而且“挥刀”极快,整个猎获过程只需0.05秒钟。”所用的说明方法完全相同的句子是:( )(2分)
A.有人曾对这个“虫国猛虎”的捕食能力作过统计:一亩棉田内如果有600~700头螳螂,就可以消灭71%的蚜虫,95%的棉铃虫,17%的红蛉虫,70%的造桥虫。
B.螳螂的一对前足为捕捉足,经常举在胸前准备随时捕获猎物,形如挡辙之状,故又有“挡轮”之名,“螳臂挡车”亦源于此。
C.虽然本目仅有螳螂科1科,分为35亚科,但是,它的种类却不少——全世界约2058种,我国已知有50种。
D.螳螂可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如蝇、蛾、蝉、蚜、蝶、蝗、螽(虫斯)等,有时甚至还可捕获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型动物。
4、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是顺序是( )(2分)
A先总说后分说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现象到本质
5、“使人更为惊奇的是,螳螂似乎具有某种魔法或心理战的本领。”一句中画线的“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6、文章结尾说“因此,尽管螳螂捕食行为显得狡诈,但却为人类消灭了不少害虫”,请从文中找出说明螳螂捕食显得“狡诈”的一个例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2分)
7、文中有一词极为生动,可作为本文的题目,请将其找出。(2分)
(二)阅读《人能与鸟比翼齐飞吗》完成7-12题(10)
①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在鸟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试验过飞行。直到17世纪,欧洲还有人试图这样模仿鸟类飞行,但都未以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②经过长期研究,人类终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与鸟类比较,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此靠双臂来扇动翅膀,是无法克服自身重量进行有效飞行的。扑翼飞行的失败,并不能阻挡人类的探索。1783年,人们利用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第一次升上了天空。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方面探索,开始也进行过扑翼机的研究,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十分复杂,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不能提供轻而坚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动力,这种尝试仍未成功。后来,还是鸟类的翱翔(不需扇动翅膀)和风筝的飞行给人以启示,终于采用固定机翼的形式,于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载人飞机,实现了飞行的理想。
③从那以后,航空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千姿百态的飞机飞向蓝天,为国防和国民经济服务乘坐飞机已成为极普通的事了。不过,人们感到乘坐飞机并不能享受在蓝天自由飞翔的乐趣。于是,许多航空爱好者们绞尽脑汁进行扑翼飞行的研究。不久前,科学家们制成一种“机械鸟”,它以一台小电动机为动力,扇动两只3米长的涤纶薄膜翅膀,便可轻盈地飞上天空。这种扑翼机可用于体育
运动,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联络,引起各国航空界的极大关注。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
8文中表明当今飞机种类众多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研制扑翼飞行器并不容易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文中②提到了两种飞行方式。其中飞机的飞行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机械鸟”的飞行应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2分)
10文章结尾处与开头“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本文运用了________ ______ _______的说明方法。(回答不少于3种)(2分)
1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12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3、在横线处填上相应内容。(2分)
14、诗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字子美,自号 。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目睹了征夫怨妇们的愁容,写下了著名的《三吏》和《三别》,请写出《三别》中的一首诗名
。(2分)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老翁逾墙走 ②三男邺城戍
③二男新战死 ④老妪力虽衰
16、根据诗歌的内容划分,这首诗属于( )(2分)
A.抒情诗 B.律诗 C.叙事诗 D.古体诗
17、你感受到诗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 作文 以“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十一月月考答案
阅读
(一)(15分)
1、①cì ②qín(2分) 2、形态特异(2分)
3、A(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分) 4、A(2分)
5、不能去掉。因为这只是人们的推测,并不能确定螳螂真的会魔法或心理战,从而可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2分) 6、以拟态的方式迷惑敌人,使敌人放松警惕,自动送上门来。(或者“用特殊的姿势恐吓蝗虫,使之因为惧怕而忘记逃跑,从而使螳螂顺利捕捉到它们”。此外,如果答题者举具体的例子,比如黠螳螂、拟态成树叶或树疤的螳螂或一种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的螳螂的捕食例子,也可。2分)
7、虫国猛虎(2分)
二
8千姿百态、绞尽脑汁9固定翼飞行、扑翼飞行10“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象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作用:提示和突出文章的中心。1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12、时间顺序
(三)(14分)
1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2分)
14、杜甫 少陵野老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一首即可)(3分)
15(4分) ①越过 ②防守 ③最近 ④老妇
16、C(2分) 17、(3分)对老妇一家人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而悲痛,同时也含蓄地表露了对统治阶级爪牙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