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月考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段考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段考试题
(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D )
A.寒噤(jìng) 吊唁(yàn) 颠沛(pèi) 蹒(pán)跚
B.颓(tuí)唐 拂(fó)晓 簌簌(sù) 转弯抹(mò)角
C.伎(jì)俩 诘(jié)问 愧怍(zuò) 伛(yù)偻
D.塌(tā)败 蹿(cuān) 疮(chuāng)疤 颤(chàn)巍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 阻遏 击溃 锁屑 微不足道
B.赃物 箱箧 荒僻 长途拔涉
C. 狼藉 取缔 制裁 穷愁潦倒
D.孤孀 烦燥 荒谬 大庭广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王奶奶十年前得了脑梗塞,至今全身瘫痪,行动不能自已。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山坡,仰望蓝天白云,真是触目伤怀,心旷神怡!
C.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D.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 歌曲《江南style》虽然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深具感染力,却能在一个月内红透全球,轻易征服各色人种。
B.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三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渔任务。
C. 爱国是一种美好的情操,但大家一定要理性的表达爱国热情,切忌不要实施打砸等违法犯罪行为。
D. 鸟的大脑虽然小,却显示出比人们想像得更敏锐,更发达,更强大。
5.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②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③什么是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的长短。
④这种用时间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结语是必不可少的。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的散文。
C.雨果是德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D.《礼记》,是道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诗的开篇写的是春望所见,“国”指的是国家,描写了山河破碎、满城荒芜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因战乱不断,诗人被困很久,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只好写信表达对妻儿的思念。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中,“白发”是因为年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来源:学。科。网Z。X。X。K]
8.①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②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③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份,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④杜甫在《望岳》一诗中集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⑤人们常用《爱莲说》中“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格。
⑥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长歌行》)

三、综合性学习(共2分)
9.请概括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30字。(2分)
黄岗市教育局昨日透露,从3月上旬开始,罗田、英山、红安、麻城四个县市农村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个学生每天将有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
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后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中央财政依照每生每天3元,全年200天的标准进行补助.此计划的实施范围,不包括幼儿园儿童和高中学生,也不包括城市学生。

岗
四
县
市
农
村
学
校
实
施
营
养
改
善

计
划
,
每
生
每
天
补
助
3
元
。





四、文言文阅读(共18分)
(一) 《桃花源记》(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讲信修睦(培养)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诎”同“屈”,弯曲)
B.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C.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D.佛印绝类弥勒(极)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C )(2分)
A.渔人甚异之 何陋之有
B.武陵人捕鱼为业 天下为公
C.欲穷其林 其人视端容寂
D.不复出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故人∕不独∕亲其亲
13.翻译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黄发垂髻”1分,“怡然自乐”1分)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桃花源的人)自己说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桃花源的人”、“妻子”、 “邑人”、“绝境”各得0.5分)
14.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2分)
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两点,每点各1分)
(二)敝帚自珍(6分)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选自《典论﹒论文》)
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而固小之( 轻视 ) (2)鲜能备善( 少 )
16. 翻译句子。(2分)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译文:家中有破扫把,却把它当做千金看待。(“敝”、“帚”、“享”、“之”各得0.5分)
17.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2分)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参考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但是却)下笔千言,(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五、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芦花荡》(节选)(8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8.文中划线句子是对主人公“老头子”的 外貌 描写,
主要抓住人物 精明强干,敏锐 性格特点来刻画的。(2分)
19.试从第①段中选出一句你喜欢的景物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2分)
①“苇子”狠狠向上钻表现了白洋淀人民的威武不屈,为下文表现苇塘人民从容而又自信地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创造典型的环境气氛。②“天空的星星……”一句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轻拂,水面激起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给人“要滴落下来的”感觉,展现了优美的自然环境。③“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一句说明敌人监视严密,战斗激烈,(表现出敌人的凶残,形势的紧张)只有到了夜晚,才稍稍安宁。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20. 试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2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飘”为随风飘摇,写出了小船轻盈、轻快的特点(1分)。写出了撑船人有着娴熟的水上经验(1分)。 21.文中第⑥段“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在选文中有哪些表现,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2分)
①老头子每天夜里出入水淀,不带一支枪。②老头子每天夜里出入敌人封锁的水面,毫不在乎,悠闲自如。

(二)张大力(10分)
冯骥才
①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②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③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④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⑤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⑥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⑦张大力听了,正色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⑧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⑨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⑩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⑾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⑿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22.文中有几处直接描写张大力的力大无比?请用横线在文章中画出来。 (3分)
①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
②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③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
④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
(画出三句即得满分)
23.第⑥段中“笑嘻嘻”一词有什么作用?全文中与之关联最紧密的话是哪一句?(3分)
表明老板心里早就知道结果(1分),为下文石锁下的文字埋下伏笔(1分)。与之关联最紧密的话是“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1分)
24.试品析下面的句子。(2分)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1分),表现出张大力的豪爽的性格以及他看到石锁下的文字时那种自豪得意的情感(1分)。
25.文章第①段写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从全文来看,你怎么评价这种“夸人的方法”? (2分)
天津人夸人是不显山露水地夸,是打心眼里真正的佩服。(或者说含蓄的夸,不明着夸,有智慧地夸,间接地夸等等)要有适当分析。                                         
六、作文(40分)
26. 题目:难忘的眼神
要求:1. 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2.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3. 书写工整,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