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石中2005年春期八上(五、六单元)文言复习题
一、给下列的通假字写出所通的字,并解释它的意思:
1、便要还家。 2、可爱者甚蕃。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4、左手倚一衡木。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舟首尾长八分有奇。
7、右手攀右趾 。 8、选贤与能。
9、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0、略无阙处。
二、古今异义词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3、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5、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6、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7、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
8、谈笑有鸿儒。 古义: 今义:
9、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10、宜乎众矣。 古义: 今义:
11、高可二黍许。 古义: 今义: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 今义:
1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 今义:
14、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 古义: 今义:
15、女有归。 古义: 今义:
16、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今义:
17、是谓大同。 古义: 今义:
18、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19、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 今义:
20、但少闲人。 古义: 今义:
21、相与步于中庭。 古义: 今义:
22、余住西湖。 古义: 今义:
23、余拿一小船。 古义: 今义:
2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 今义:
25、是日更定。 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3、无丝竹之乱耳。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4、无案牍之劳形。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5、不蔓不枝。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6、香远益清。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7、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8、石青糁之。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9、石青糁之。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10、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通常分别是( )词、( )词、( )词,句子中分别作( )词、( )词、( )词,依次译为( )、( )、( )]
11、故人不独亲其亲。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12、不独子其子。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1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14、林寒涧肃。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15、空谷传响。 [通常是( )词,句子中作( )词,翻译为( )]
四、一词多义:
舍:1便舍船。( ) 2屋舍俨然。( )
志:1处处志之。( )2寻向所志。( )
寻:1寻向所志。( )2寻病终。( )
奇: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2舟尾长约八分有奇。( )
可:1高可二黍许。( )2珠可历历数也。( )
为:1为宫室。( )2中轩敞者为舱。( )
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 )2其人视端容寂。( )
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
绝:1沿溯阻绝。( )2绝巘多生怪柏。( )
是:1是日更定。( )2是金陵人。( )
一:1一白。( )2长堤一痕。( )
更:1更有痴似相公者。( )2是日更定。( )
白:1强饮三大白而别。( )2一白。( )
五、古汉语句式
(一) 下列都是判断句,请大家翻译句子的意思: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翻译为: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为:
3、牡丹,花之宝贵者也。翻译为:
4、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为: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翻译为:
6、盖大苏泛赤壁云。翻译为:
7、是谓大同。翻译为:
8、天下为公。翻译为:
9、是金陵人。翻译为:
(二)下列各句是省略句,请大家把()补充完整。
1、山有小口,( )仿佛如有光。
2、( )便舍船,从口入。
3、( )初极狭,才通人。
4、(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5、其中往来种着,悉如外人。
6、(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7、( )具答之。
8、(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10、问( )所从来。
11、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12、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13、(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14、各隐( )卷底衣褶中。
15、一童子( )烧酒。
16、( )见余,大喜。
(三) 下列是倒装句,请用符号标出: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何陋之有?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7、相与步于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