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的内容、特点和结构。
2.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3.学习本文语言的简明准确精练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战争主题。
3.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解说新闻发生的背景
可以由学生上来放映自己收集的资料,也可以由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资料。
1、背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反动派退守江南,企图以长江作为防线阻止我军的大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于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了22年的南京。
2、介绍作者毛泽东,历史地位、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国革命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荻港(dí) 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g)歼灭(jiān)要塞(sài)
2.解释词语
溃退:败退。溃:溃败。 歼灭:消灭。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三.介绍新闻有关的知识
1.新闻的概念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本文就是后一种。
2.新闻的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3、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明显的标志。
(1)新闻的标题有一定的特点:除了正题外,还可有引题(常用来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或揭示事件意义)、副题(一般是事实的提要,对正题作补充说明),由于是多行标题,所以容量较大。
(2)新闻的导语一般是紧接电头的一、二句话或是第一段文字。导语要求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4)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
(5)结语则或是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或是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有些新闻事件已表述完整,也不一定要加结尾。
4.新闻的表达方式
新闻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比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当然在充分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可以作些画龙点睛式的精辟议论。
研讨问题
1.找出本文的结构的特点。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本文的标题,文章只有一段,开头的一、二句是本文的导语。以下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2.体会标题、导语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3.文章如何体现新闻的迅速及时性的,请找出词语。
明确:电头以及文中出现的有关时间的词语,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至发电时止等。
4.开头括号里的内容即电头,能不能去掉?
明确:这些内容是表明所报道材料的真实性的,能体现报道的及时性。
四.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见标题)
2.再读课文,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作战兵力,战线,战况)
新闻的五个要素(5W),WHEN\WHAT\WHERE\WHO\WHY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21日下午五点、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地点:长江1000余华里的战线,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中路军: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西路军:九江、安庆段,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
东路军: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事件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经过: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
结果:百万大军胜利渡江
3.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1)主体部分分三层:
一层:叙述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二层:叙述西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三层:叙述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2)三个层次如何衔接的?
按时间顺序
渡江部队的顺序衔接
内容上的衔接:如“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与西路同日发起渡江作战”、“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等,上下文自然就衔接起来了。
(3)作者在安排三路军进攻时有详有略,为什么?为什么不先说西路军?
明确:因为中、西两路军所遇抵抗之敌均为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写东路较详,把中路和西路一起先写,东路后写。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五.质疑与讨论:
本文在叙述中插入了议论,请找出来并讨论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这些议论指出,敌人的毫无斗志一方面是由于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另一方面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议论的目的在于把极少数国民党的顽固分子和广大官兵区分开来,争取多数,孤立少数,以瓦解敌军;再则,国民党拒绝签定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这里重点强调的就是这点,有力证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
六.体会本课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1.题目“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百万” 是实数,还是虚数?“横渡”
“百万”是实数,确切,体现报道的准确、真实、严密。
“横渡”体现我军渡江的气势磅礴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括号中的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不含”说明当时九江并没有解放,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可见语言的准确、严密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3.自己在报纸上找一篇新闻,划出新闻的结构和写出新闻的六要素,下节课交流
4.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检查预习和复习
1.听写词语
绥靖 阻遏 鄂豫 管辖 阻隔 消耗 逃窜 襄阳
2.提问有关新闻的知识
(1)新闻的特点
(2)新闻的结构
(3)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hat)、何因(why )、何人(who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二.整体感知课文,研讨;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2.找出本文的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事件:解放南阳
3.如何划层次?(结合课后练习三进行讨论)
明确:可分五层
(1)导语,概述南阳的解放。(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资料,用史料说明南阳的重要战略地位。
(3)背景资料,回顾一年来蒋介石被迫放弃南阳的经过。
(4)概述战略反攻以来我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南阳逃敌的命运
4.找出本文的议论性的语句,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议论成分可以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深度。在新闻中插入适当的议论,阐明问题,是必要的。
5.自己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从词语入手,分析本课语言上的特色
三.小结
本文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写法灵活自由。
四.分小组交流学生各自准备的新闻,并加以评点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2. 写出历史上发生在南阳的三次重大战争
3. 复习第一课的字词和有关新闻的知识。
填空:
(1)新闻也叫 ,通常包括 、 、 、 、
五部分。其中 、 、 是一篇新闻必不可少的部分。新闻正题前的标题叫 ,正题后的标题叫 。
(2)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具有 性、 性、 性。
(3)新闻的表达方式应以 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
教学后记:
2、芦花荡 孙犁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故事情节,分析老英雄的性格。
2.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备 注
一、导入
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战争却时有发生。于是,热爱和平的人民积极投身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乐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奇的老英雄。
二.作者、作品简介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三.介绍小说的基本常识。
1、小说的定义: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2、三要素:人物、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故事情节。
3、小说的四大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附:环境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环境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
四、检查预习。
生字:芦苇( ) 冀( ) 寒噤( ) 仄( )歪 蹿( )
莲蓬( ) 穿梭( )
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央告:央求。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四.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故事情节
1、 文章题为“芦花荡”,前八自然段交代了与芦花荡有关的哪些内容?
明确: ⑴环境:敌人包围的苇塘。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抗日战争(从敌人、炮楼、躲避战火等分析)
⑵人物:①老头子:神奇的老英雄(从年龄、任务分析)
②战士:情绪乐观、信心十足(从“响”字分析)
③敌人:监视苇塘(从两个“提防”分析)
2、在这样的环境中,“芦花荡”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开端——护送
发展——受伤
高潮、结局——复仇
五、本文所讲述的故事极富有传奇色彩,你能说说它奇在那里吗?
明确:(1)用强烈的反差渲染。一方面写敌人的监视封锁极其严密,老英雄已年近六十;另一方面写老英雄老当益壮的精神气概与光辉的业绩。
(2)用赤手空拳诱杀鬼子的英雄行为来渲染。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记小说知识,并且认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写老头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小说知识(可以用听写形式进行)(略)
附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二、分析老头子的形象
1. 文中刻画老头子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几种描写方法都用上了,例子略。
2. 从这些描写中可知老头子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1)具有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抗日的热情;
(2)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过于自信与自尊;
(4)智勇双全。
3. 小说中着意突出的是哪一性格特征?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这些特征,试从这些内容揣摩这一特征的含义及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含义:1非常自信自尊2过分自信自尊
作用:全文的情节,老头子的功和过皆由此引发
三、分析文中环境描写
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划出,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睛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③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⑤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⑥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⑦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⑧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文中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而且给战斗增加了一种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把握文章主题
本文写的是残酷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却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作者仍以沉静从容的姿态书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细心镌刻白洋淀的英雄代表老头子。设想你就是孙犁,能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吗?
五、 学生质疑。
六、 小结:
真正的爱国情感,是从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从你接触的每一位凭着诚实劳动养活全家的人开始,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读人的情感开始,从逐步了解用血汗写就的几千年文明开始,而不是空喊。
七、作业:
体味老人在大菱受伤后内疚、自责的心理,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把当时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后记:
3、蜡 烛 西蒙诺夫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2、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2、分析课文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步骤
备 注
一、导入:
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蜡烛相关的课文,这就是俄国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战地通讯《蜡烛》。
二、介绍背景:
二战末期,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介绍通讯有关知识。
前面学过《新闻两则》,那是两篇消息,今天我们学的《蜡烛》是一篇通讯,和前文相比,通讯最大的特点是:
消息一般概括性报道事实,通讯则是对事实进行完整详细的报道;消息与通讯在表达方式上一般以叙述为主,描写议论成分少;消息语言简洁平实质朴,通讯讲究文采,语言形象,鲜明生动。
四、整体感知课文。
复述课文故事
用战地上的一件小事,表现出人性善良的力量,表现苏南两国人民深厚情谊。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埋葬战士,为战士守灵,可概括为“敬爱”与“哀痛”。
五、找出文章写老妇人的句子,关注外貌、动作的描写,还有蜡烛、炮火的描写。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三次写“爬”,三次写“跪”思考、讨论:从这些重复的描写中,可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3. “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西蒙诺夫感人至深的《蜡烛》一文。从中我们了解了通讯这种新问题材的特点(请学生复述);战争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极端状态,战争也是对人类生命的挑战,当人的生命在战争中呈现的时候,往往就能看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可以发现善良是人性中共通的一点。掌握通讯的特点,详细的记叙文。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写一则读后感。
教学后记: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4、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步骤
备 注
一、导入。
1、先听一个并不古老的故事:
从前,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文明富贵的大家庭,族人们吃苦耐劳,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们修建了一座梦幻般的“万园之园”,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后来,他们家道败落,族人们也不再团结,有很多强盗都想来抢夺财宝。1860年的一天,有两个强盗率先来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家族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部毁坏再焚烧。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请问:聪明的你能猜出来,那两个强盗分别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么?那个婴儿是谁?
那两个强盗就是英国和法国,那个受难的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呀! 那可恶的仆人就是那些汉奸狗腿子呀!而那个婴儿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呀!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从一个侧面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但是这篇文章不是中国人写的,而是一位法国著名的作家写的,写给当时法国军队的巴特勒上尉的一封回信。 他会在信中说什么?
2、介绍雨果(参考书本注释)
二、 字词的检测(请学生上来标注字词读音) zhuì chóu fà láng piē xī qiè cái 缀 满 绸 缎 珐 琅 瞥 见 晨 曦 箱 箧 制 裁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四、讨论与探究 (1)请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阅读课文,并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稍后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问题一:雨果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的?在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问题一答案: 总评:“世界奇迹” (1)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分说:(2)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3)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问题二答案: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说明: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体会到本文在运用语言上的特点,进而通过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一)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来看,雨果的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 (二)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但雨果是一个法国人也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说明:此处是由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言,教师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对待这件事他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这里充分表现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胸怀博大。 五、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教学后记:
5、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
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步骤
备注
一、导入: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孩子们本来有金色的童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竟把他们斩尽杀绝,由此告诉我们,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我们要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作者记述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
二、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1) 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问题探究: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西德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