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导学案
一、明确预习目标:
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
②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
④摘抄积累新闻的有关知识。
二、预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重点字词检测。
1,自读课文1至2遍,在课本上划出生字、生词并把音、义等相关内容注明。
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文体把握,结构把握。2 了解写作背景:大声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3. 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强调如下问题:
①课文内容
a、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b.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c、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②划分课文结构。
③文体知识:参考课后习题一
新闻的作用,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写法, 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学习活动三:问题的探究
4、品析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习题二
5、 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学习活动四:课内精段品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6.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 __、___ _、___ _、___ _。
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9.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二)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闽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10.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什么?
11.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2.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五:拓展延伸、当堂反馈。
请阅读新闻,然后回答下面各题。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
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
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两年前,患者冀书春喘憋严重,口唇绀紫,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恶化很快。经当地医院就诊,难以治愈,慕名至安员医院求治。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肺听诊双侧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患者活动3分钟后心率由90次 / 分升到142次 / 分,医生明确诊断为待发肺纤维化。而治疗此症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肺。1995年2月23日,安员医院全院各科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冀书春施行了肺移植术。术后曾出现并发症,以及排异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治愈。患者恢复很快,肺核扫描见移植的左肺遍气及血流灌注均佳。目前患者生活已经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动,且恢复轻工作。冀书春见到笔者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锻炼身体。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走就是几里地。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天安门,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13、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
14、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
15、新闻的主体是什么?
16、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
17、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
学习活动六:自由交流,解决疑难。
18、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19、展示感想。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你的疑问?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写一则小新闻)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课外阅读。
20、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芦花荡》导学案
补充资料
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作品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称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写作背景: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的三千余道。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孙犁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美故事,如《荷花淀》等。
预习提纲
一.给加点字注音
悠闲(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 蹿( )
仄歪( ) 飒飒( ) 泅着(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
二.解释词语
能耐: 悠闲: 央告:
吆喝: 转弯抹角:
三.梳理文章思路。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
还血债。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复述:
3.再读课文,组织讨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8)(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9-54)(开端、发展)
一层:
二层:
三层:
第三部分:(高潮、结局)
四、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并明确下列问题: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大意正确即可)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分析
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体会老头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堂练习
一.整体把握
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文中许多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是与表现人物的 等性格相一致的。
2.本文概括介绍老头子的文字是第 段至第 段,分别介绍了老头子的 、 、 及 ,具有传奇色彩。
3.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 和 ,其中 者更具有传奇色彩。
4.本文表现老头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二.片段阅读
(二)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5.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6.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
7.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8.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9.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0.概括选文的内容
11.加〖 〗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三.拓展阅读
采蒲台的苇
孙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像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能是一个。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
“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1947年3月
12、“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具体回答。
13.选文的对话有什么特点?表现了采蒲台人什么样的性格?
14.“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仇恨是一个:
爱是一个:
智慧是一个:
作者的感情:
15.如何理解“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这句话?
16.抗日战争虽已远去,当你看到这如歌如泣的故事时,有些什么感受?
《蜡 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1课时
学习准备:
1. 预习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预习过程:
一、熟悉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快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概述课文内容。
2.同学们有没发现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能找出来吗?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提示:炮火(11)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 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 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用分析:(可在文章中注明)
◆3.文中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4.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可在文章中直接标出)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6.请用一、二句话概括本文主题——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请同学们补充介绍一下通讯的一些知识
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较阅读,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
学习重点:
1.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自主学习:
1.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生字、生词并积累下来。
2.搜集整理有关作者及圆明园的资料。
知识储备:
1.反语: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叫反语或正话反说。
2.反语一般有两类:
①表示讽刺的反语。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
②表亲昵、幽默的反语。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还有用反语表示亲昵色彩,一般是用消极性词语来表现美好的感情。如,用“死丫头”、“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导入教学: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这里有碧波荡漾的福海,有秀美的夕阳晚照有如梦似幻的仙山亭,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然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