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5* 古代诗歌四首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15* 古代诗歌四首

  • 格式:  DOC
  • 大小:  51K    3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3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15 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联想想像,理解诗意。品味意境,体会感情。
(2)、涵泳吟诵,体会诗歌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反复的朗读吟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文学魅力,培养学习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 ) 澹澹( ) 竦峙( ) 白沙堤( )
二、解释下列词语
竦峙( ) 萧瑟( ) 次( )
残夜( ) 不足( )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诗歌朗诵特别要注意朗读节奏,请用/画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断肠人在天涯
2、朗读四首诗,展开想象,在大脑中显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先描述你想像的画面,然后和大家说说。

3、朗读四首诗,理解理解诗意,回答下列问题:
(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结合这首的写作背景看,这四句诗蕴含的诗人怎样的抱负?

(2)、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次北固山下》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两句诗上?
(3)、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在饱览了西湖的早春美景后,诗人胸中涌出的感情是什么?
(4)、用自己的话讲述《天净沙秋思》的情景,并说一说你的感受。最能表达诗人浓重乡愁的诗句是哪句?
【合作探究】
一、《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诗的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但用心品味,又能感受到怎样的生活哲理呢?

二、“几处早莺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改成“处处”“家家”?
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只是在客观地、平淡地勾勒景物吗?说说其中的妙处。

【拓展创新】
展开想像,从本课的四首诗中选一首改写成散文,字数不限。

【自测提升】
一、积累运用(6分)
1、下列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下列诗句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对《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寒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二、课内阅读(12分)
1、读《观沧海》后,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2、对《观沧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4、“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5、《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2分)
三、课外阅读(12分)
(一)田家
郑獬(xiè)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