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料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料

  • 格式:  DOC
  • 大小:  61K    5张
  • 时间:  2016-02

三十六中2009届初三语文中考摸底考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三十六中2009届初三语文摸底考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32分1-5题各3分,第6题7分,第7题3分,第8题10分)
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chù) 窈窕(tiǎo) 强聒不舍(guō) 拈轻怕重(niān)
B、干涸(hé) 冗杂(róng) 风驰电掣 (chè) 优胜劣汰(liè)
C、联袂(mèi) 挑衅(xìn) 引吭高歌(háng) 潜滋暗长(qián)
D、纤维(xiān) 粗糙 (zào) 有的放矢(shǐ) 差强人意(c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祥 慎密 泌人心脾 稍纵既逝
B、旁鹜 慰籍 趋之若骛 一片狼藉
C、告磬 污秽 有条不稳 不屑置辩
D、剽悍 辍学 相形见绌 目不暇接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C、小明忽而看语文,忽而看数学,真是学而不厌。
D、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霞客在旅途中以日记体裁所写的这些记录,在他去世的时候还只是一些初稿,没有编定成册。
①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徐霞客在一日行程的终了时,总要把当日的观察所见记录下来。
②甚至在露宿山野的时候,他还是要坚持写游记。
③至于人事的挫折,如遇盗绝粮的事,那就更不必说了。
④霞客出游,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
A 、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 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5、下列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作者、作者生活的时代(或国别)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闰土----《孔乙己》----鲁迅 ---- 现代
B 若瑟夫----《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法国
C 小弗郎士----《最后一课》----都德---- 德国
D 鲁智深----《智取生辰冈》----施耐庵 ----明末清初
6、按下面的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古代诗句
①相信你此时坐在考场上一定充满信心。还记得李白《行路难》结尾处那鼓舞人心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 , 。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曹刿论战》)
⑤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含有这一道理的古代诗句有不少。请写出其中连贯的两句: , 。
7、《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 “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六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一词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为说别人的坏话。)
⑴ 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⑵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3分)
⑶ 你认为应采取那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3分) ⑷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2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问题。(共36分)
(一)系在风筝线上的……(共17分)
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9.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10.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2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
11. 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⑦段?(4分)
12.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4分)
13.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4分)

善待苦难(共19分)
章剑和
①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你会不会哭泣?如果你少了一条腿,作会不会悲伤?如果你失去了一双手,你是不是会病不欲生?如果你同时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还活得下去吗?
②然而就有这样一个人,在他16岁那年,因事故失去了一条腿、一双手,后来又失去了一只眼睛。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出了风采,活出了快乐。
③他就是台湾青年奖章获得者、台湾十大杰出青年谢坤山,他用嘴咬着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的自传《我是谢坤山》在台湾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并成为畅销书,现又被香港特区政府推荐为“十大好书”之一。几年来,他在国内外的演讲超过百次,由他参加的自传体电视剧即将开机,美国的〈读者文摘〉将用 19种语言向全世界隆重推出其挑战生命极限的传奇故事。
④谢坤山的经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要学会寻找快乐,遇事多往光明处想,这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在一次与内地少年儿童的对话中,有观众问谢坤山有什么礼物送给孩子们时,他答道:“珍惜你们现在拥有的吧,要知道你们现在有多幸福,不要只计较自己没有的,而要多想想已经拥有的,这样的人才会快乐,遇到挫折才不会绝望。想想看,就算天塌下来,你们也比我多两只手撑着啊!”
⑤残缺是一种痛苦,它会让你伤心落泪;残缺也是一种财富,它会让你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坚强、坚韧。
⑥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不意味着永远幸福。生活有时会违反常规,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许多时候,幸福往往会变成一过减法题,一点点减去你的命志和气魄;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不断地加上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累积起来,你就拉上了成功的手。
⑦人们最出色的成绩往往是在身处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美国曾抽查了1000位财富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调查了他们的生活,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家,甚至有一部分人的少年是在贫民窟里度过的。生活有时真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⑧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会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减法题。那么它的答案作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⑨在人生的长河中,失败与苦难都是难免的,关键是你如何对待它们。
14.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5.文章叙述谢坤山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16.你如何理解第④段中谢坤山送给孩子们的礼物?(3分)
17“人们最出色的成绩往往是在身处逆境下做出的”,你能够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吗?(3分)
18.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3分)
19.第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0.请从语言的角度品析本文第①段(3分)

三、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对下列加黑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朝服衣冠  朝:cháo 朝廷、朝堂 B.时时而间进  间:jiàn 间或、偶然 C.能谤讥于市朝  谤:bàng 指责别人的过失 D.期年之后  期:jī 满一年
2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 吾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B.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C.门庭若市 东市买骏马 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3分) 25.学习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至少两条)。(2分)
26.读古诗,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1)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 、“五十弦” 、“杀场” 、“的卢” 、“ 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四、27、作文(60分)
(1)人们在旅游中能得到快乐,在学习中能得到快乐,帮助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帮助弱者能让心灵获得快乐,节日假日与快乐同行,亲情友情与快乐同在……生活中若充满快乐,生活就有质量。因此,生命的每一天,都应当是快乐的。
请以“享受 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在横线上填写你认为合适的词语,如“绿色中”、“阳光下”、“读书”、“宽容”等,然后作文。字数在600字以上。
(2)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以上两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