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陈华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书写水平考查(共5分)
1.根据全卷的书写质量酌情记分。(5分)
二、听的能力考查(共20分)
(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按下面要求作答,考生可边听边答题。)
2.听读全文,请写出文中作者对中国的牛有怎样的情感?( 2 分)
3.请写出文中牛与我在田垄上“相遇”时牛让路的一系列动作。( 3 分)
4.文中作者说:“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请写出文中所提到的牛所做的工作?( 3 分)
5.根据材料,请你描绘一下牛最闲适的生活图景。( 3 分)
6.本文所用的最主要的两种表达方式是什么?( 2 分)
7.作者认为中国牛最值得赞美的精神是什么?( 3 分)
8.听了以上材料,请联系实际谈谈我们生活中所具备“中国牛”精神的人,请举一例,说说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4 分)
三、积累与运用考查(共26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g) 淳朴(chún) 童稚(zhì) 锲而不舍(qì)
B.和煦(xù) 豁亮(huò) 粗犷(kuàng) 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 发酵(jiào) 提防(dī) 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 憎恶(è) 匿名(nì) 称心如意(chèn)
10.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心有余计 纵横交措 拈轻怕重 无精打采
B.洗耳恭听 可见一斑 因地制宜 好逸恶劳
C.如火如荼 惟妙惟肖 抑扬顿挫 才疏学浅
D.忐忑不安 静影沉璧 言简意赅 豁然开朗
11.下列有错的一项是:( ) ( 2 分)
A .“听说读写 光荣而艰巨 轻松愉快”全是并列短语。
B .“他们能否按时完成这项工作,是整个计划成功的关键”一句没有语病。
C .“心灵 天地 成都 病人”都是名词。
D .“他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却有着一颗热忱助人的心。”这是转折复句。
1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老人步履艰难向前走着,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13.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的作者都是朱自清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诗经》,《出师表》,《陋室铭》。
D.鲁迅的《故乡》是散文,契诃夫的《变色龙》是小说。
1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塔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李逵——倒拨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刘姥姥——进大观园 D.诸葛亮——三顾茅庐
(2)请结合所选人物的性格特点,谈谈你阅读名著后的对人物的看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
15.按要求默写填空。(8分)
①后来啊 / /我在外头 / …… ——《乡愁》余光中
② , 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李贺
③举杯邀明月, 。 ——《月下独酌》李白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 。 ——《望月有感》白居易
⑤《羌春村三首》中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艰难岁月还看重情礼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羌春村三首》(之三)杜甫
⑥李白的《行路难》反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名句是: ,
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⑦ 李商隐的《无题》写出了相思之苦,表达了至死方休的坚贞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李商隐
⑧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两句与“雨”有关的诗句。
16.读图,能从画面中收获信息,感悟生活,体味人生百味。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自选一个角度,具体谈谈你读到的信息和独特感受。(3分)
图1 春耕图 图2: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
我选图( )
四、阅读能力考查(共39分)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文段(一)
纽 扣 (日)内海隆一郎
在路边上有个无人售货亭。杉田把自家的萝卜、小油菜、胡萝卜等蔬菜摆在约有半张席大小的货架上。
蔬菜一袋从100元到200元不等,买菜的人把硬币投到用铁丝吊着的空罐头盒里即可。
到无人售货亭来买菜的多为农田前面小区或对面公寓里的人。因为这里的蔬菜比站前超市便宜得多,所以每天摆出的蔬菜从来没剩过。
“嗨,又有一个。”
黄昏时,杉田从铁皮盒往外倒硬币时说。他的手指闪着一个比百元硬币大一圈的黑色圆形钮扣。这颗钮扣好像用黑色贝壳做的,中间有呈井字状的4个穿线孔。放在明亮处,钮扣闪着美丽的光泽。
“真不像话,用纽扣代替钱。”
这一个月以来,已经发现3个同样的纽扣。虽然没什么用处,但扔掉可惜,所以用胶带纸黏在墙上。这是第4颗。
在此以前,发生过几次拿走菜不给钱的事。杉田贴了张纸条,上面写上“拿菜不付钱就是小偷”!从那以后,再没有丢过菜。
“肯定是看错了。”
杉田生气地想。
用纽扣来换精心种养的蔬菜不合道理。
“准是那个老太太。”
他眼前浮现出在田里干活时经常看到的那个老太太。她清瘦、高个,有点驼背,拄着手杖,摇摇晃晃地走着。从那走路的姿态,可以看出,她以前是个风姿绰约的女人。
可是,只要她来买土豆、胡萝卜,钱盒里肯定有纽扣。
“她是怎么想的,难道以为纽扣是百元硬币?”
话虽然这样说,但总不能在她往钱盒里投纽扣的刹那间把她抓住。
“也许她真把这纽扣当成了百元硬币。”
杉田看着那纽扣,突然想起了十几年前死去的母亲。
——妈妈在处理旧衣服和衬衫时,总要把扣子剪下来,各种各样的扣子装了整整一点心盒。
也许这个老太太把扣子盒误认为贮钱箱了!
当杉田平静下来时,许久不见的女儿回来了。
“嗨,这是怎么了?”
女儿兴致勃勃地指着墙上的扣子说。
女儿从设计专科学校毕业后结婚,现在在一家室内装修店打工。
杉田阴沉着脸把事情讲了一遍,女儿两眼闪光。
“给我吧。”
“这是卖菜的钱,一个相当100元。”
“我给你400元。”
“什么?扣子值那么多吗?”
“这是用黑蝶贝做的纽扣,雕工也好。原来肯定是用在高级礼服上的。”
“这么贵重?”
“现在买,一个的价钱就吓你一跳。这样高级的扣子,可以卖……”
杉田边听边想起了那个老太太走路的姿态。
17.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2分)
18.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方式?(2分)
19.杉田认为老太太误把纽扣当成钱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0.从这篇小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文段(二)
有人说,美是财富。贫困者因之而富有,浅薄者因之而渊博,愚昧者因之而聪敏,平凡者因之而崇高。
有人说,美是力量。消沉者因之而(A),怯懦者因之而(B),动摇者因之而(C),犹豫者因之而(D)。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1),(2),(3)。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捧起语文课本,也难以发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气象万千的自然美,异彩纷呈的社会美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美。
因此,要想得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学生应该学会发现美,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做到既会发现美,又会体验和欣赏美,进而去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21.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要学会发现美 B.生活处处都有美
C.什么是美 D.谈“美”
22.根据文段给短文中A、B、C、D 4处各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4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3.文中(1)(2)(3)3处各漏掉了一句话,从下列各句中选出将序号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3分)
A.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B.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C.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2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方式?(1分)
25.文中画线句子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文段(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El:“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 (2)公将鼓之
(3)遂逐齐师 (4)望其旗靡
27.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28.请翻译下列句子(要求直译)。(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9.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2分)
文段(四)
青春之歌 · 阮章競
30.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歌,运用诗歌赏析的方法选取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5分)
五、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共10分)
图1 图2
仔细观察图片,探究中华文化。
31.以上两幅图片都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中华文化的精彩瞬间,通过你的观察,请问图1联系到了哪一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极大影响文化名人?请做简单介绍。(3分)
32.图2展示的是中国四大发明其中之一的活字印刷术,请回答其他三项发明是什么?(2分)
33.根据上面两幅宣传图片的提示,如果你作为中国对外宣传大使,你会选取中国的什么内容作宣传,请写一段推介语。(100字左右)(5分)
六、写作能力考查(共50分)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
34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请以“体验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区域名、校名和人名。③题目自拟。
贵阳市2009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听力材料及参考答案:
听力材料: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着一种特别尊敬的感情。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牲,恐怕难免踩到田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湿了。正踟蹰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全跟着它离开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它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
节选自小思《中国的牛》
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考查(共5分)
1.略;
二、听的能力考查。(共20分)
2. 特别尊重
3.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
4.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5.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偶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
6.记叙、描写。
7.永远沉沉实实的,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
8.如郑培民、牛玉儒、孔繁森、任长霞这样的人民公仆就是具有中国牛精神的人。这些人具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