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1 地下森林断想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11 地下森林断想

  • 格式:  DOC
  • 大小:  51K    5张
  • 时间:  2016-02

浅谈“读”在《地下森林断想》教学中的运用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读”让语文教学拥有了灵性
——浅谈“读”在《地下森林断想》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读 语文教学 灵性

【摘 要】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学充满灵性的一剂灵丹妙药。在《地下森林断想》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的“读”,激活学生思维,激活语文课堂。即在自由朗读中感知文意;在深入的品读中梳理文脉,把握主旨;在默读中体悟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在精读中探寻美点;在齐读中延伸阅读,升华主题。由此可见,“读”让语文教学拥有了灵性。
【正 文】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一方风景,是一种美丽,是一片真情,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语文是一种灵性,是一种尊重,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而所有这些都是以语文为载体,借助语言展现语文的内涵与神韵。为此,本人认为语言的学习就必须依赖于反复的读。可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一些教师不够科学的思维习惯的影响,读在语文教学中已有逐渐淡化的趋势,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机械的识记、繁琐的讲析、零散的问题”代替了学生的读,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与感悟。从而让语文教学也逐渐丧失了原本的灵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让语文教学拥有灵性,为了让语文教学的天空更蓝,道路更广,为了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我就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思索,不断地探寻,不断地尝试……在几经反复的求索中,忽而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具有悠久传统的“读”的教学已悄然走进我的语文教学天地,让我从中真正地认识到:读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我们语文教学充满灵性的一剂灵丹妙药。下面本人就《地下森林的断想》的教学实例,浅谈读在其中的运用情况。
《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针对本文是自读课文且语言优美 、内蕴丰富、感情真挚充沛的特点,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读”这根线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反复的朗读,深入的品味,从而引导学生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拓展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启迪人生。
一、激趣导入,在自由朗读中感知文意
(一)、激趣导入,激发阅读
在导语设计一环中,我根据学生见识有别的特点,充分调动其原有的知识储备,调动其想象,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本。如:“同学们,你们亲眼见过森林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森林在你脑海中的印象吗?没有亲眼见到森林的同学,你能凭自己已有的知识想象一下吗?”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的想象较为丰富、活跃。当我一引出话题,学生们便纷纷畅言。虽是初三学生但他们仍不失七年级学生的那种踊跃、那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静听学生的发言,并善于从中抓住学生讲到的森林的共性——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雄伟壮丽屹立于地面之上的森林。这时,我便适时引导;“你们说的很好,可你们知道生长于地下的森林吗?”这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怎能不急不可待的去阅读课文呢?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在齐读中释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文章的标题,可以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倾向。为此,我首先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标题,然后引导学生识别题目中的关键词。初三学生已经能较自然的识别题目中的关键词,学生找出本课的关键词是“断想”继而明确“断想”即“作者的片段感想”,也就是本文张抗抗女士在游历了黑龙江宁安县后所写的关于地下森林的记忆。
2、在自由朗读中明晰了题眼
在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后,我据此提出了关键问题:“作者由地下森林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面对地下森林,作者想到了……”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发现。为此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感知了语言,感知了内容且回答的相当精彩。如:“面对地下森林,作者想到了在遥远的年代,这里也许是一片芳草地,也许是一个肥沃的湖沼;面对地下森林,作者想到了亿万年前这里火山爆发,然后这里就成了没有生命没有颜色的地方;面对地下森林,作者想到了风儿把山顶土岩石的表层化作泥土,又捎来了种子;…… 面对地下森林,作者想到了这峡谷及地下森林不抱怨阳光,不艳羡赞美之声,而是历尽磨难、百折不挠的存活。
……
这,就是学生在自由朗读中用自己的语言将作者“断想”的颗颗“珍珠”较生动而丰富的串联、表达了出来。“潜心会文本”。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由朗读、 体验、发现,学生才有理解、超越文本的可能。
二、在深入的品读中梳理文脉,把握主旨
针对学生上一节的发言,我知道学生已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学生的面前已有了“米”。那关键是如何让学生面前的这些“米”统一起来、尽收学生的“囊中”呢?为此,我及时的表扬、鼓励了学生,然后在遵循知识循序渐近的基础上,提出了让学生面前的“米”能统一起来的问题。如:“作者面对地下森林,思接千载、驰骋万里,想到了地下森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意境,文章好像显得很琐碎、 很零散。那么,在这看似宽泛零碎的内容里,有没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将它们有机的连缀呢?或者说引发作者产生这些片段感想的根源是什么呢?”接下来,我让学生带着这深一层的问题再次走进课文,并精细的思读、品悟课文,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交流各自思悟的成果,最后老师将各组交流的结果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在学生积极深入的品读中思、悟,从而梳理了文脉、把握了主旨。从而,学生进一步明确:此环节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即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作者想象的内容都是在围绕主题这一点上进行的,那就是对峡谷及地下森林顽强生命力的礼赞,对那些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地下的“种子”的礼赞!
三、在快速默读中体悟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师此时应紧承上面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回顾、串联让学生明确:作者由地下森林想到的那些看似繁琐零散的内容里恰是其“意”在无声的统领它们。这恰是抒情散文很鲜明的特点。抒情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选材非常自由,材料的布排非常灵活,显出“散”的特点。但抒情散文表面看似很随意,其实是“意在笔先”的写作规律在支配着每一篇成功抒情散文的构思。这个“意”使得文章凝练,“形散神聚”。据此,我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心体验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样学生在粗略的默读中便很自然而又深刻地感知了散文的特点,真切的感受到了女作家张抗抗写此文的“别巨匠心”,真正的感受到了《地下森林断想》不愧是名篇佳作。
四、在精读中探寻美点
这篇散文之所以是名作,不只是其“意”美,还有时刻为“意”而服务的“语言”也很美。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用发现阅读法来精细地品赏本文精美的语言。在此环节上我用多媒体显示要求: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式快速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标记美好的句子或段落,然后用“我发现……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说话。这种阅读法更有利于学生随心所欲、不受繁琐零散问题的束缚,学生很容易有自己独到的发现。于是,我让发现精美语言的同学先有感情的朗读,并在精读中品悟其美妙的地方,然后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将读、思、悟、说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较有效地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文章,让学生关注词句、修辞、细节等并进行深入的品读,深刻理解地下森林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也让学生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五、在齐读中延伸阅读,升华主题
针对以上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情况,我知道学生此时虽已把握了课文的主旨,但还没有实现对主题理解的升华。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最后两段:让学生联系全文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教益。于是在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知识链接上,学生的这种有声、势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转变,学生联系全文及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这样,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文章主题理解的升华:人生的道路是崎岖而不平的,只有不怕命运不公平的人,只有能够忍耐而不懈努力奋斗的人,才能终究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古往今来,应不乏这样的人!这时我适时运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组小诗,并让学生有感情的齐读:
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力/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得/秋叶萧瑟晚来风急/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
这样,在学生声情并茂的齐读中延伸了阅读、升华了主题的同时也较圆满地结束了这一课。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始终精神饱满地活跃在课堂上,并十分轻松有效的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点,不知是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灵性,还是语文课堂让学生拥有了灵性。总之,“读”让这节语文教学课充满了灵性,效果良好。为此,我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走进课文,真切实在的美美的赏、细细的品、深刻的悟,学生才能真正的徜徉于美妙的语文世界里,才能享受语文的味道与情趣,才能享受语文的神韵与奇妙,才能享受语文带来的灵魂的洗礼与思想的超越。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淡化或忽视的。因为,“读”让语文教学拥有了灵性。

参考文献: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