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马 说
韩愈
你能讲出几个含有“马”字的四字成语或是诗词名句吗?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工枚速 、马牛襟裾 、马首是瞻、 马放南山
马角乌头、 马毛猬磔 、马前泼水 、马首欲东
马瘦毛长 、马咽车阗 、马空冀北 、一马平川
驷马高车、 走马观花、 快马加鞭、马革裹尸
马空冀北、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
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你能讲出几个含有“马”字的四字成语或是诗词名句吗?
春风得意马蹄急
踏花归来马蹄香
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马说》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体裁。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题。”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祗 骈死 槽枥 粟
一石 食
才美不外现
邪 耶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一遍,思考下面的问题:
文中的千里马有什么特征?
日行千里
吃得很多
继续思考下面的问题:
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注意这几个句子的翻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辱没,(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注意这几个句子的翻译: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而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注意这几个句子的翻译: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的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千里马的遭遇,让我们不仅心生怎样的情感?
同情
让我们把这种情感融于文中,融于我们的心中,用我们的声音为它掬一把同情的泪吧!
韩愈不仅将自己对千里马的同情挥洒在描绘千里马遭遇的字里行间,他那复杂的情感还寄托在文中每段段末的那三个内涵丰富的“也”字上。
第一段末“也”
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第二段末“也”
反问,有愤怒、谴责的强烈语气。
第三段末“也”
即有痛切,又有对无知的饲马者的嘲讽。
千里马的不幸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我们的思考不能就此打住:
我们不禁要问:
谁应当为千里马的不幸负责?对这些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奴隶人、饲马者、驭马者
对他们的无知、平庸进行鄙视、表示不满。
让我们再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吧,记住我们千里马的不幸……
要读出对这些饲马者的谴责与不满。
请注意句式的选择:许多“不”字的使用,表达出了强烈的否定语气。
第三自然段蕴藏着对驭马者无知、傲慢的憎恶、鄙视与嘲讽,请大家来试一试:
怎样读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内养情感;外修语调、快慢、轻重、紧张舒缓;读时物我两忘,管他那般与这般;
用排比修辞刻画了驭马者的愚妄。
除此以外,谁还要为千里马负责?
伯乐
文中哪句话对伯乐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说明?
世人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符合事实逻辑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那为什么韩愈还要如此肯定自己的观点?结合背景来思考。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中唐时期)。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写 作
背 景
那为什么韩愈还要如此肯定自己的观点?结合背景来思考。
作者想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暗示封建统治阶级既不识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生被埋没。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渴望被赏识、重用的心理。
有了伯乐,才有了千里马,难道伯乐是千里马的唯一出路吗?谁是谁的上帝?
如果我们把人生的裁夺权寄于伯乐,那么伯乐会不会因为手握特权而枉断优劣?
有了伯乐,才有了千里马,难道伯乐是千里马的唯一出路吗?谁是谁的上帝?
那么谁还必须要为千里马负责?
比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名言,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是千里马总会驰骋”?
阅读文章其实也就是在与作者心灵的在交流,在《马说》中,我们感受到了韩愈的无限委屈,那就请你给韩愈写几句话,来宽慰一下他。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食马者 →
能识人才者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马说
观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主旨:
其真不知马也。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通“饲”,喂
通“现”,显示
通“才”,才能
通“耶”,表疑问,
相当于“吗”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才能,能力
能够
用鞭子打
马鞭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连词,表转折,但是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吃,动词
饲 喂养,动词
即使
虽然
难道
其实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
字词解释: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执策而临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鞭子打
只是
两马并驾
有时
面对
犹,尚且 一样
课文分析
马 说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讽刺。
根据课文回答
1、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_____比作“伯乐”,将______比作“千里马”,将______比作“食马者”,文中集中抨击了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2、文章表面写千里马被埋没,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_,表面上写食马者的愚妄无知,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_
3、 对文中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通_____解释____________
(2) 才美不外见
___通_____解释____________
(3) 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通_____解释____________
(4) 其真无马邪
___通_____解释____________
一 字 多 义
(1)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2) 能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3) 食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
(4)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一 字 多 义(虚词)
(1)而 而伯乐不常有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其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拓展思维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的、无私的吗?千里马最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条件被人发现,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良机。你怎么看待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