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9*春酒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19*春酒

  • 格式:  DOC
  • 大小:  56K    5张
  • 时间:  2016-02

《春酒》教学设计15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19《春酒》教学设计
东胜区第一中学 张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家醅、炮制、挑剔、薏仁”等词语。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味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和极富情趣的细节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感悟,即通过作者对故乡过年时春酒、会酒的怀念来感悟作者真挚、热烈、深厚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之一是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与体会,难以理解如此之浓的思乡情,其二是要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与解析来体悟情感。
教法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悟这一难关。朗读法,它是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意蕴。在朗读中想象文中优美的生活画卷,有情趣的生活细节。品读法,它是指对重点词句的反复诵读体会它的深层内涵、表达作用和作者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和审美感悟能力。
学法
1.“动笔读文”法。发现关键词,作出标记,找出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
2.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1917年生在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
有这样一位作家,一生写过很多思念家乡的作品,直到她90高龄才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
有这样一位作家,故乡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但她没有吟诗,没有作画,也没有唱歌,只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
她就是台湾女作家琦君。今天,让我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细细品尝这杯故乡的“春酒”吧。
二、整体感知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在听朗读的时候,请把文中你不会的生字词标上音,并思考作者回忆了故乡的哪些人和事。
(听读课文。动笔圈点勾画重点字词、故乡人和事)
(学生思索片刻)
(板书:事:喝春酒、喝会酒
人:母亲、乡邻们)
过渡:刚才同学们讲述的这些美好的回忆,都是同我的童年、母亲和乡邻们连在一起的。我认为无论是哪一个美好的回忆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深刻的。

三、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一)纯真的童趣
问题引导。过渡:文中有很多描写童年生活的细节,你觉得文章当中哪一个细节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比方说:我谈的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幻灯片)
请同学们模仿着老师做的认真思考。

(温馨提示:今天我们仍然是用“动笔读文法”。要求凡读文必动笔,一边思考一边画。第一步远望,整体读文,把课文中认为是细节的段落标注,把其中的关键词勾画。第二步,近观,细分读文,把关于细节的部分认真批注。第三步,理清联系,看关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在上下文中的作用。)
1.三分钟自主思考,分三步动笔读题;2.两分钟同桌讨论,运用两说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形成共识。注意两说合作的三个要点即有陈述,有比较,有评价。同时强调同桌之间相互追问“是什么”,追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展示劳动成果。
师点拨:主要通过追问的方式进行要点点拨,除去这些要点以外,其余不再讲授。
问题预设:(1)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2)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这样的细节都是非常富有童趣的。

(二)美好的母性
过渡:童年时的我因为有了春酒而感到那样的快乐,可童年时的我最喜欢喝谁酿的春酒?
生:(齐声)母亲。
问题引领:相信母亲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写母亲的一些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活动分两步。第一步,自主思考;第二步,四人组两说合作,一人读发现另外三人比较、评价。(六分钟)
注:文中描写了母亲哪些细节?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 “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小结: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发现了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善良的人,温柔的人,慈爱的人,质朴的人,贤淑的人。

(三)淳朴的乡情
过渡:文中除了写了母亲外,还写了乡邻们,尤其是重点写的是阿标叔。那么文中是咋写阿标叔的,从这些语言我们看出阿标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预设:(1)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
(2)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小结:淳朴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的,充满融洽的,充满快乐的故乡。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情美,风俗美。这正是琦君永远怀念的故乡。

四、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才是令作者念念不忘的什么味儿?——道地家乡味
(一)道地家乡味
过渡: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生:作者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

五、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过渡:同学们可以假设一下,当你去了呼市,听到浓浓的东胜话的时候;当你到了到了北京,听到内蒙古蒙族语言的时候;当你去了美国,听到普通话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啊?
生:谈感受
过渡:我认为这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思乡情有多浓,鄂尔多斯有多好。
我呢,山东人来到了东胜。每当我想家的时候也会偷偷地抹眼泪,但我爸说了,“我是父亲的儿子,无论我身在哪里,我始终是父亲的儿子。”听了这话我总是心里酸酸的。

过渡:从古到今,人们写了很多思乡的诗句。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你们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关于思乡的名句。
古诗文大比拼:13小组看哪一组积累的关于思乡名句最多。
思乡名句预设:(李白借月光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感,《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茱萸,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归雁,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曲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崔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
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
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

过渡:这里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同学们不妨把它写到你的积累本上。
展示幻灯片:思乡名句

小结: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当中,我们发现了思乡情结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那是穿越千年的永远不老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所以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故乡便是我们自己心灵的归属。那么,愿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里都有一棵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吧!
(出示幻灯片)

(播放《望乡》曲下课)
注:第六个环节为机动环节
六、书写自己的思乡情
师:我想说,其实故乡情节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对我,一个普通的人而言,当我独自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时心中便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乡,现在的我来到了鄂尔多斯东胜仍牵挂着家乡。
那么当故乡和你渐行渐远的时候,当它在你心中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时,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好吗?
示例: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烤地瓜书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嘴边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味。
学生仿写:故乡情结是回荡在心中的悠悠茶香……
六、布置作业
1.阅读其他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2.记录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过节情景。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