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期末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110K    19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复习资料汇编(19页)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美文赏析
灵魂的港湾
罗 兰
为了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泰然的心境,一点精神上的寄托是很需要的。
所谓寄托,完全是属于你私人灵魂深处的东西。它不一定有很大的意义,不一定有什么积极的目的,它只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园地,是你灵魂的一个小小的避风港,是你躲避世俗牵绊的堡垒,是你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和自己心灵恳谈的一个秘密的花园。
会处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样给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干扰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这里,你可以想你所要想的,做你所要做的,躲开一切你所要躲开的,逃避一一切你所要逃避的。这片小天地就是你寄托灵魂或你自己真正的地方。
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寄托,那并不是消极的逃避,那正是一种积极的养精蓄锐。正如有位名人说的“我休息是为了工作”。我们也是一样,让灵魂去休息一下,养一养它在尘间奔波所受的伤,然后好再去奔波。
人生真是一连串不停地奔波!
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人,能够成天地做他自己喜欢的事,过他自己所愿意过的生活。
每个人都必须被动地做些他并不想做的事,表演一些他并不喜欢表演的角色,过一种他所不愿过的生活。所以,我们发现,有些人一有时问就吸烟,有些人一有时间就看小说,有些人一有时间就写文章。这些一有时间就想做的事,才真正是他所喜欢做的事。但是,因为他必须应付许许多多生活中的琐事,他没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只管做他所喜欢做的。因此,这些小小的嗜好,就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点寄托。
他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得到生活的真味,暂时忘掉了世界的烦嚣。
假如你懂得生活,同时你也懂得自己,那么,你一定会在生活中找到那么一点使你安心,使你忘忧,使你沉醉的所谓的寄托。
这寄托有时很容易找到。一本书、一张唱片、一支笔、几张纸,或集邮、或摄影、或游山玩水,只看你兴趣近于哪方面,只看你是否诚心去找。
辛勤地工作,然后用你的爱好去美化并充实你的生活,这样,物质与精神才可以平衡。
匆忙的牛活使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好的、值得欣赏的东西。只有当你找到寄托你心灵的处所之后,你才能有余情去欣赏这世界可爱的一面。才有机会去享受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点评
在这个快节奏、缺失个性的社会,我们更需要“一点精神上的寄托”,能“找到他自己,得到生活的真味,暂时忘掉了世界的烦嚣”,所以,本文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本文语言流畅,哲理四射,如“人生真是一连串不停地奔波!”“匆忙的生活使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好的、值得欣赏的东西。只有你找到寄托你心灵的处所之后,你才能有余情去欣赏这世界可爱的一面。才有机会去享受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文章具有较强思辨性与可读性。

罗兰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优点。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感受崇高——罗曼罗兰《名人传》赏析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罗曼·罗兰 就像有时候我们听到一支过去唱过的歌会引起很多回忆一样,有时看到一本过去读过的书我们会莫名的感动。一想起《名人传》中那些伟大而高贵的灵魂,我就不由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在我身体中碰撞。虽然也许我并不能真正读懂这本虽然单薄,分量却很重的小书。然而我相信,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都会多多少少的体验到书中那种迫人的激情,那种对于生命的丰满和崇高的追求。      在生活海洋的波涛和风暴中,总有一本书在陪伴着你,心情沮丧的时候,面对挫折的时候,怀疑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的时候,就找出来翻读一下,它会安慰、鼓舞你,使你洗掉疲惫,抹去忧伤,重新上路。对于我,这本书就是《名人传》!它我是精神和力量的源泉。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于对名人们的生平做任何夸耀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家们一样追溯名人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之歌。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贝多芬传》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谁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他听不到自己的音乐,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样大量的乐曲,而且往往是欢乐的乐曲——从天国发出的,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能欢乐!”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佩,又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驾于他的时代。于是,他稍稍平静了一些。他从高处看人,而人们则从低处看他。他始终是单身。他从不休息,连最卑贱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尝不到,他一生中连一分钟都不曾在另一个人的温柔怀抱里入眠。他从未得到过女人的爱。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贝多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黑夜。因为这黑夜就在米开朗基罗的内心。贝多芬的悲愤是社会的过错,他本人却天性快活,且渴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则忧郁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开他。他在自己周围造成了一片空虚。”——《米开朗基罗传》     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米开朗基罗     贝多芬的痛苦来自病痛的折磨,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他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高贵,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毁于战乱。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会获得一大笔酬劳,但他却过着像穷光蛋一样的生活,只吃面包,喝点葡萄酒,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他惊人的长寿,一生渴望爱情,写出大量火热纯洁的十四行诗,但他却终身未婚,孤单到老;他的家族从未给他任何温暖,总是一次又一次从他身上榨取金钱,利用他的名誉到处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却使他出手大方;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闹翻,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种种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要为那些没完成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人们对他像对上帝一样敬重,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尽管米开朗基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的计划,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从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从摩西和奴隶身上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米开朗基罗塑造的是神灵,但他表现的却是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情!       “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时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时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啊!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托尔斯泰传》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巍然耸立的文学高峰,他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广阔画面,还精彩地谱写了俄罗斯民族之魂,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都让人们点点头说:“是的,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总之,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     罗曼罗兰说:生活是严酷的,对于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可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这大概就是对于托尔斯泰行为的最好注解。     在《名人传》的开头,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他称之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中国人苏轼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的同学,都能寻找到前进的动力!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
第5课 伤仲永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
(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10课 木兰诗  乐府民歌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ù   可kè汗hán  鞍鞯jiān 辔pèi头  溅jiān溅   
啾jiū啾   柝t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木兰还乡”一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第15课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木兰还乡”一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课后巩固】
第一单元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④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泯然众人矣。

3.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5.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6.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
第三单元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  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  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
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4.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____________;吕蒙是____________。
5.鲁肃的话表现他_______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文末“____________”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字词积累】
确凿 菜畦 桑椹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蝉蜕 盔甲 秕谷 荒草萋萋 九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