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9 浣溪沙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9 浣溪沙

  • 格式:  PPT
  • 大小:  628K    24张
  • 时间:  2015-02

苏轼《浣溪沙》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苏轼《浣溪沙》苏轼《浣溪沙》
唐诗与宋词
浣溪沙
苏轼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者简介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对王安石新法的某些政策持不同意见,新党李定等人从他的诗篇中摘引了一些讽刺新法的句子,指控他诽谤朝廷,苏轼因而被捕。他被关押在御史台狱,在狱一百多天,史称“乌台诗案”(御史台又称乌台)。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春到黄州,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到黄州城外赤鼻矶游览,写了《前赤壁赋》;同年十月他再游赤壁,写了《后赤壁赋》。作者时年47岁,他写赤壁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
写作背景
词人远谪(zhé)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②浸:泡在水中。
③潇潇:形容雨声。
④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⑤白发:老年。
⑥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山下兰芽短浸溪
山下的兰芽短短的,
浸泡在溪水中。
暮春三月,山下小溪潺緩,岸边的兰草
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芽儿浸着溪水。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沙路十分干净,
没有一点泥。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
的冲刷,一尘不染,十分干净。
潇潇暮雨子规啼
傍晚时候,细雨潇潇,
寺外传来杜鹃的啼鸣。
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年轻?
你看门前的流水还尚且能向西奔流。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苏轼在这里却说“休
将白发唱黄鸡”,反用
其意,劝阻人们不要
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因为自己
满头白发而慨
叹忧伤。
上阕写了什么样的风光和环境?有什么效果?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此时作者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c
2、“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 3、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4、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指黄鸡报晓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