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的叔叔于勒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分析人物形象。
2 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3 探讨小说的主题。
我把课文安排成两节课,所晒的是第二课时。所设计的问题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同学们还是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1 分析人物形象。
2 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3 探讨小说的主题。
一 复习巩固
二 探讨
1 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 吗?为什么?
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不是于勒。虽然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这个人物也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但判定作品中某一人物是否主人公,关键应看这一人物塑造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都是紧紧地围绕于勒的命 运展开,但于勒只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2 分析人物性格,探讨人物描写的方法
(1) 我眼中的菲利普夫妇
( 2) 我眼中的于勒
( 3 我眼中的若瑟夫
(a) 请在文章中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句,并且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温馨提示:要抓住菲利普夫妇对于勤的态度前后发生的变化来分析 )
探究: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截然不同态度来分析人物形象。
自私贪婪 冷酷无情 爱慕虚荣 唯利是图
(b)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据说他在那里作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 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 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
但是,于勒在美国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度日,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了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最先:游手好闲 后来:能提别人着想 最后:穷困落魄 自食其力
(c) 若瑟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 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善良 富有同情心
3探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有着巨大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反应了一个怎样的现实社会?
钱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 的金钱关系”
4 小说揭示的主题思想
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 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 神态 衣着)
四 拓展延伸 :用这一节课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改写下面的句子。
他坐在长凳上,对母亲说:“是他回来了”。
当父亲得知那个水手是于勒时,他眼睛
看着满脸愁容的于勒,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