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敬业与乐业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并积累文中生字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2、学习这篇演讲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3、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把握内容和主题,朗读、讲解合作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苦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敬业、乐业的内涵。
2、为什么要敬业、乐业?如何敬业、乐业?
3、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语句,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九年级上要重点学习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学生虽然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但对知识点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因此在该课教学前,简介议论文一些相关知识,同时,九年级的学生只有十四五岁,他们对于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是非常有限。因此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有业、敬业、乐业对人生的重要性。体会作者热爱生活,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敬业、乐业的内涵。
2、为什么要敬业、乐业?如何敬业、乐业?
3、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语句,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通过《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导入作者梁启超,接着再介绍作者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议论文体的一种,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方面?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但我确信: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先后谈了三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
三、合作探究:
1、什么是业?作者为什么提出有业之必要?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什么是敬业?为什么要敬业?如何敬业?敬业重要性是什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3、什么是乐业?为什么要乐业?如何乐业?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特色探究:这篇演讲表现旁征博引和雅俗结合,语言通俗,充分体现口语和演讲特色,从文章中找出例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搜集关于敬业的名言。
2、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学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会或多或少有所启发、收获,希望在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带给大家带来鼓励。
1、积累并背诵经典语句。
2、请以“学习好苦呀!”或“凡学习都是有乐趣的”句式为开头,续写一段话,可以仿造第8自然段的句式。
论点:敬业乐业 不二法门
结构:有业 举例论证
敬业 重要性 道理论证
乐业
责任心 、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