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的叔叔于勒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 揣摩人物性格。
(2)多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2)在合作中探索分析人物的角度,揣摩人物性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学生对阅读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时能够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尤其是对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的分析比较到位,但是对于复杂而饱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从情节、环境、主题、写法等多角度的把握人物还不够,很难对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把握人物,对人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进而为下节课把握小说的主题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通过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并揣摩人物性格。
分析: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最大的亮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重点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前后态度的变化。因此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在合作中探索分析人物形象的多个角度。
分析: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时能够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尤其是对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的分析比较到位,但是对于复杂而饱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从情节、环境、主题、写法等多角度的把握人物还不够,很难对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把握人物,对人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进而为下节课把握小说的主题打下基础。
一、温故知新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A. 出示四幅图片,请大家回忆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排列顺序。
B.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人物形象研究。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为了人物服务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交待学习方式(小组活动)和评价标准。
这节课我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还请咱班的常任评委来配合老师记录并根据课堂表现打分,请大家关注小组评分标准。(出示ppt)
二、小组活动(一)
(过渡)首先我们进行第一个活动,探寻小说中的主人公。
这个活动我们先比比哪个小组的组员对小说中的人物最熟悉,反应最迅速。
活动一:探寻主人公
问题:小说中符合以下条件的人物是 :
1、刻画最细致
2、性格最突出
3、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统一认识,并说清理由。
明确:这三个条件是判定主人公的主要条件,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三、小组活动(二)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菲利普夫妇为例来探寻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接着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二个活动——主人公形象研究。
活动二:主人公形象研究
一般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大家会想到怎么分析人物?(预设: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深入一些,学习如何多角度地去分析人物。
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试着从多个角度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明确:
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爱慕虚荣、唯利是图
自私、冷酷、贪婪、势利
节俭、关心子女等
问题:你是从哪个角度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的?
(预设:描写、情节、环境等)
四、归纳总结
小结:多角度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描写(正面与侧面)
情节
背景(家庭、身份等)
环境
通过对菲利普夫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分析人物的时候,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出发,对人物的把握是形象是并不完整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才能全方位地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当然,这只是分析人物形象的主要角度,对于其他角度,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再深入研究。
五、效果评价
请学生评委总结在两次小组活动中表现最突出的小组
六、拓展提高
阅读学案上的小说《孙老师》,结合课文内容,从多角度分析孙老师的性格特点。
七、布置作业
布置课下完善对孙老师的形象分析,交待下节课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