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的叔叔于勒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
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
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小说叙述了我的叔叔于勒因年轻时不务正业被菲利普夫妇赶出家门,被迫到美洲谋生。于勒在发财后给菲利普夫妇写信,表示要偿还以前的欠债。这些信件成了家境拮据的菲利普夫妇的福音,一家人制定了许多荒诞可笑的花钱计划。一家人到哲尔赛旅行,在海船上意外遇到了穷困潦倒的老于勒,怕被他牵累,全家仓皇避开。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于勒的贫富变化牵动着菲利普夫妇的“变脸”,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深刻地揭露了冰冷的亲情关系,发人深省。
重点: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曲折巧妙的构思。
2.理解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难点: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哈佛尔的菲利普一家每逢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港口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导入课题:那么于勒到底是谁呢?为什么全家人那么热切地期盼他回来呢?
二、检查预习
三、理情节
浏览全文,
1、从小说中找出“我们”一家对于勒的其他称呼。
2同学们找出了许多对于勒的称呼,思考:从称呼的变化中理清故事情节?[来源:学科网]
变——地位变,称呼变,态度变了样,亲情变了味,一切因金钱而变。[来源:学科网]
四、析人物
1、细读20—47自然段,画出对菲利普夫妇二人描写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并作批注。
2、准确的概括出菲利普夫妇的性格。
3、探究“谁是最可怜的人?”
生活就是大舞台,而众生就像一群木偶在台上尽兴地表演着。他们的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快乐与悲伤都展露无遗。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就如提线木偶,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被线端的“手”操纵着,那只手就是“钱”。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请选出“谁是最可怜的人。”
4、小结
小说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五、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翅膀,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如果故事情节发展成:
A.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会怎样?
B.我们全家在船上没能避开于勒,大家都明明白白认出了对方……
C.于勒没有穷困潦倒,而是衣锦还乡,我们在栈桥边等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