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孤独之旅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体会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孤独” 在
成长中的意义。
2、小说中对鸭群、芦荡、暴风雨等环境描写的作用。
1、该班级学生素质较好,有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
2、学生手中掌握的书籍资料、学校图书馆、学校计算机房均能给学生提供课前查阅文字和图片资料的条件。
学生对成长中的“孤独”作用的理解。
学生展示在参考书和网上查找到的曹文轩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照片,以及亲笔签名的书籍。教师展示曹文轩讲座现场照片及与曹文轩的合照。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走进的,是一位少年在暗夜里的踽踽独行,是你、是我、是我们大家曾经走过或正在走着的一段心路历程,让我们走进油麻地,走进曹文轩的美文《孤独之旅》。请打开书69页。
1、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解题——《孤独之旅》,首先重点解读“孤独”一词。
思考: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孤独”的含义。
孤独伤害着人的心灵,远比肉体上的疼痛更深刻,更久远。
3、思考: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杜小康的孤独?
4、环境的压抑:
学生在文本中找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重点朗读21段,体会芦荡带给杜小康的压抑感。
5、人与人的隔阂:
学生在文本中找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重点朗读29段,体会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荡相处,由于缺乏交流而产 生隔阂的情景。
6、“孤独”对于杜小康来说有怎样的意义呢?
解读“旅”的含义。
“旅行”、“旅途”,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表层含义:从熟悉的油麻地到陌生的芦荡
深层含义:从胆怯害怕到成熟坚强
7、请分别在文本中找出表现杜小康胆怯害怕和成熟坚强的句子,体会这一变化过程。
8、理解“孤独之旅”:
是杜小康在孤独中成熟长大的过程。是一段成长中的心路历程。
孤独就像一只小船,载着杜小康从胆怯害怕驶向成熟坚强的彼岸。
9、思考:伴随着杜小康走过这段心路历程后,同学们对于“孤独”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呢?
是对人的磨砺,催人成熟、奋进。
可以使人冷静中静心思考。
可以使人进行自我反省。
10、引入曹文轩《论孤独》中的句子来归纳对“孤独”的新的理解。
1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组内解答,全班交流。
学生重点问题汇总:
关于鸭群描写以及课文结尾处写鸭子“下蛋了”的作用。
文中多处景物描写的作用。其中24、25段的不同的作用的探讨。
杜小康找到鸭子之后为什么还会哭?
............
12、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结束语: 世界上最美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最险峻的山往往屹立的最荒芜的莽原,最清澈的泉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林,最朴素的真理往往顿悟在最孤独的瞬间。同学们,希望你们像主人公杜小康一样,或者像童话里的丑小鸭一样,在经历了“孤独”这一美丽而又残酷的过程洗礼后,能够穿过严冬,出落成一只洁白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