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孤独之旅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作家、作品及其背景。
2、学会分析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理解文章主题。
3、通过对本文环境描写的分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2、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①小说是以 ___________ 为中心,通过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来反映_____________ 的文学体裁。
②小说有三个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主要要素是________。
③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④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人物描写必须具有典型性。人物的描写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
⑤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了解作家、作品及其背景。
2、学会分析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理解文章主题。
3、通过对本文环境描写的分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 城农村。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多种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2004年被推选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背景资料
杜小康家原来是全村首富,一直过着无忧无虑,有求必应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羡慕,他是班长,学习成绩优异,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在一年级时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时,他已经骑着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穿梭于孩子们的游乐场。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孩子王”,享受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戏也往往是“将军”“司令”的领袖人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瞬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于是他陪着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始了放鸭生活…….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嬉( )闹 觅( )食 驱( )除 雍( ) 旧茬( )儿 歇斯底里 戳( )破 撩( )逗 掺( )杂 胆怯( ) 撅( ) 给( )予( )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4、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1、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2、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②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③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④杜小康顺手枢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曲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这四段选文各属于什么描写?(A.动作描写B.环境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①____②____③_____④______
2.找出第②段中的关键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杜小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第④段写杜小康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你能结合课文其他内容,说说杜小康为什么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