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唐雎不辱使命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掌握重要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
2、反复朗读,理解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特色
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和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个性的方法。
本班有学生50人,班级属于年级一层次班级,学生大部分基础较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强。课前学生已经完成本课的学案内容。第二课时集中解决翻译的落实和课文分析及知识迁移。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强化古文朗读。
1、词句落实,文意理解。
2、语言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落实字词,疏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字词落实。
疏通文意。
一、导入.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文章《唐雎不辱使命》,讲述的就是强国秦和弱国魏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故事.它会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强国给予的屈辱。读注释,了解《战国策》
二、听读,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1、读准字音
唐雎怫然 免冠徒跣缟素 色挠谕
夫 冠 抢 降 傀
2、找出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通,
(2)、仓鹰击于殿上通,
3、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5、析题,速读课文,思考唐雎的使命是什么?
三、检查预习作业,加点词语落实,并翻译下列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4)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6)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四、作业:翻译全文
1、反复朗读,理解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特色.
2、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和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个性的方法。
理解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特色。
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个性的方法。
一、回顾上节课重点字词
二、导入
本文篇幅不长,三百多一点字,却写得情节跌宕,人物对话个性鲜明而又张弛有度,文章极富戏剧性,是《战国策》中的经典篇目。本节课重点是理解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特色。
三、自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秦王和唐雎个性的语句。
回答方式是:我从“ ”这句话中,看到了一个( )的唐雎或秦王
例如:
(1)我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看到了一个(盛气凌人、蛮横和霸道)的秦王
(2)我从“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看到了一个(不卑不亢、立场坚定)的唐雎
(3)我从“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看到了一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唐雎
(4)我从“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看到了一个(前倨后恭、色厉内荏)的秦王
四、展读自己认为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句子,并说说你的节奏和语气语调处理的理由。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轻视,不可一世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苍鹰击于殿上——排比句整齐而又有气势美,赞誉之情
3、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舍我其谁的勇气
五、梳理文章情节,明确唐雎和秦王的个性特点,归纳主题
再读课文,思考: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划出表现秦王神态和动作的词?请结合人物语言,说说秦王是个怎样的人?
课文第一段可以去掉吗?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板书设计:
秦王: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骄横 狂妄 色厉内荏)
唐雎: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沉着 镇定 坚强无畏)
六、品读第三、四段
1、分角色演读,读出气节与精神。为强化人物个性,可加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2、思考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描写对刻画唐雎有何作用?
七、归纳的文章特色
1、个性的语言描写
2、烘托手法
八、比读,体会语言描写是打开理解人物性格的钥匙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
【注】 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
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感慨地说:“哈哈!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长袍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做一个警告。”
1、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或“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2、选择自己欣赏的人物分析
师旷:勇敢正直、机智镇定、敢于以死进谏
晋平公:心胸开阔、勇于纳谏、知错就改
九、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十、作业:
1.背诵课文
2. 在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着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很多,在课外查阅有关刺客的知识或故事,尤其是文中提到的三人:专诸,聂政,要离的事迹.
附:板书设计:
唐 雎 不 辱 使 命
秦王: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骄横 狂妄 色厉内荏)
唐雎: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沉着 镇定 坚强无畏)
文章主题:赞颂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