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孤独之旅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
1.记住“雍、掺、歇斯底里”等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2.记住曹文轩和《草房子》等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以“读”带“析”,读杜小康的语言来理解他在孤独中成长的心路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成熟,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本课属于借班上课,对于学情的主要通过课前的简单交流来进行。重点突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班级的组织架构,如班名、班徽、班级宣言、分组情况、位置安排等,增进亲切感,并为组织教学打下基础;二是了解班级预习情况,如课文读了几遍,预习案是否完成,还读过曹文轩的哪些作品,你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哪一部,有何感受?
学习重点:
朗读杜小康的语言,感悟杜小康成长的心路历程。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读出杜小康的对话。
以“读”带“析”,读杜小康的语言来理解他在孤独中成长的心路历程。
《孤独之旅》预习案
一、熟读课文。试着把自己当成杜小康,进入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悲欢离合。
二、请有条件的同学去读读原著《草房子》,重点读第五章《红门一》和第八章《红门二》,了解《孤独之旅》的背景。
三、走进曹文轩
曹文轩,江苏盐城人。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著有多种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根鸟》、《草房子》、《红瓦》、《细米》、《青铜葵花》等。小说 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
四、学习字词
(1)注音
轩( ) 雍( ) 撅( ) 觅食( ) 嬉闹( ) 掺杂( ) 给予( ) 撩逗( ) 凹地( ) 胆怯( )
(2)释义
厚实: 嬉闹:
撩逗: 茫然:
乖巧: 驱除:
一落千丈: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五、故事情节填空
杜小康因( )跟着父亲去(地点: )(事情: )的经历,描写了一个(性格 : )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性格: )的男子汉的过程。”
六、我的问题
印度有名言:“一个聪明人,永远会发问”请把你在预习中的疑问写在下面:
学习导入(2分钟左右)(A级)
试想一下,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全封闭的环境中,没有网络来交流,没有电话来倾诉,没有电视来娱乐,甚至连滴答作响的时钟也不存在,周围只有安静的床板、沉默的水杯和一个孤独的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你能坚持多久?一天,两天,或者更长?
1.注音
撅( juē ) 掺杂( chān ) 给予( jĭ yŭ )撩逗( liáo )
2.解释词语
厚实:丰富、富裕。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异常。
3.故事情节填空
杜小康因(家道中落 )跟着父亲去( 地点:芦苇荡 )(事情:放鸭)的经历,描写了一个( 性格 : 胆小怯弱)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性格: 勇敢坚强 )的男子汉的过程。
(1)走进主人公“孤独之旅”的心路历程
赏析第一句话(8分钟左右)(B级)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引导)
◆杜小康为什么要去放鸭?
◆用什么语气来读?请说出理由。
◆你读出了一个怎么样的杜小康?
赏析第二句话(6分钟左右)(B级)
“我要回家……”
赏析第三句话(6分钟左右)(B级)
“还是分头去找吧”
赏析第四句话(6分钟左右)(B级)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2)明晰杜小康的孤独轨迹
害怕孤独——恐惧孤独——承受孤独——战胜孤独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为这场风雨中杜小康战胜了孤独,战胜了恐惧,战胜了恶劣的环境表现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意志和责任感,长大了,坚强了。
生命是一个旅程,不是一个家,是一条道路,不是一座栖居的城市;人们所有的享受与幸福只不过是生命路旁的旅店,供我们稍事休憩,好让我们增添精力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