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孤独之旅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通过默读,捕捉人物心路历程,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诵读、圈点批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品味文中语句,感悟“孤独”,明确“孤独是成长的催生力量”这一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孤独是成长历程中的催化剂,学会坦然接受并勇敢面对生活的磨砺。
2. 巧妙的穿插原著的内容,能够产生深入阅读原著《草房子》的愿望,走进曹文轩。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对于小说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从中获得对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但是就学生的情感结构来讲,九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非常有限,思想上还不太成熟,所以在理解“孤独是成长的催生力量”这一主题时会存在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透过字里行间,引导他们理解主旨,明白“孤独”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感受和成长的必修课。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多种方法来感悟“孤独”。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合作探究,感悟孤独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一.导入
由交流《草房子》中最喜爱的少年入手来引出桑乔校长对杜小康评价,从而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桑乔:“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回顾《草房子》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少年,思索桑乔校长的话,萌生走进杜小康的愿望。
请学生说一说课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结合课前导学说出文章题目的含义。
预期效果:
孤单的旅途。
(1)探寻杜小康离家的原因。
过渡:那么杜小康为什么会踏上这孤独之旅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结合文章中的词句说一说杜小康离家的原因?
点拨,若学生有困难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引导学生分析杜小康离家的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厚实、那一天等词语揭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适时补充背景资料
(2)默读,寻心路
请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杜小康在放鸭的经历中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友情提示:(幻灯)按照时间、地点的变化来探寻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板书:
阅读思考
预期效果:
生:学生能够由“只好”一词品析出“无奈”并尝试诵读。
能够抓住“厚实、一落千丈、失”学等词品析出杜小康因家庭变故无奈辍学而放鸭
默读课文以时间、地点的变化来探寻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预期效果:
路上---茫然恐惧
芦荡---害怕,恐慌
孤独绝望
长大了,坚强
1)品读,说孤独
小结并过渡:无奈,茫然、恐慌、孤独乃至绝望充斥杜小康的心灵,那么是什么使得杜小康如此的痛苦呢?这孤独之旅仅仅是简单的孤单之旅吗?下面我们再次深入研读课文,看一看这“孤独”还有怎样的内涵?
幻灯:品孤独:研读文章,结合具体的语句说一说杜小康的“孤独”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归纳
(2) 研读,悟成长
小结并过渡:杜小康背井离乡、远离母亲、失去伙伴,来到这个环境空旷,无人交流的芦荡放鸭,遭遇了难言的孤独与痛苦,记得曹文轩在他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杜小康在面对独孤时的痛苦是否有一种风度呢?
出示:“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青铜葵花》”请学生研读文章,寻风度,悟孤独。
师:点拨请学生关注文章前后对比,学会勾连。
小结:
杜小康面临肆虐的暴风雨,冲散的鸭群,我们感受到了杜小康在孤独痛苦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风度勇敢、坚强、享受……,可以说现在的杜小康在孤独的磨砺下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强者,并终将成为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
正如曹文轩在他的纯美小说《感动》中所言:“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我们要感谢孤独,是孤独给予了杜小康成长的环境,是孤独让桑乔校长对他有了如此高的评价。
圈点批注文章中的语句,交流体会说出杜小康的孤独。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说出杜小康的孤独:
预测
例如:第2段“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离开家乡,离开小伙伴,失落无依。
例如:“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让人窒息,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感到了自己的非常渺小、卑微,感到孤独无依。
例如:“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来生活的茫然、无着,让他感到孤独。
圈点批注,交流、诵读。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找到如“他感到脚钻心的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拥有了一份坚强。
“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拥有一份责任,敢于面对。
“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等句子进行品析说出自己的感悟。
倾听,感悟
倾听,感悟
此时此刻老师不禁想起《草房子》中的一句话。
幻灯:“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请同学们谈一谈“大自然给予他的美丽而残酷的题目”是什么?杜小康在这里到底懂得了什么?
思考交流
预期效果:
学生可能会说“美丽而残酷的题目”是指生活中的一些磨难如本文的孤独等,他之所以残酷是因为它会困扰着你,折磨着你,如果你战胜不了它就会成为一个失败者;而他的美丽在于,它可以给磨砺你启迪你,让你成为生活的强者。
完善板书小结。如:在我们人生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时期,我们或许会生活在不同的地点,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境遇,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坦然接受,勇敢面对生活的磨砺,成为桑乔校长所言的最有出息的人。
以“谈孤独”为题写出自己对孤独的思考,400字左右。
再读《草房子》任选一少年的形象进行赏析,准备读书交流会。
孤独之旅
曹文轩
时间
长大
绝望
恐慌
茫然
地点
无奈
油麻地 路上 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