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信客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能力目标: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心,让学生学会关心尊重普通人。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有一定的提高,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并且学生对于自己身边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也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学本文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余秋雨的散文,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因此我把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体味学者厚重的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展示一组信客的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
同学们,在20世纪的中国,有一种人,他们怀中紧贴别人的书信,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使者,无怨无悔;连接着城市和乡村的血脉;有一种人,他们用肩挑,用背驼,用手提,甚至用腰缠,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他们就是信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信客的坎坷人生路。(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默读课文,了解信客(8分钟)
教师配乐
文章围绕信客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梳理全文脉络,并为每个部分拟出小标题
(要求学生写出来,听两三个学生交流,给予适当评价)老师也拟了几个小标题,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参考:从业缘由---信客生涯---辞职风波---转行从教
三、品读课文,聆听信客(配乐)(25分钟)
(用课文创设情境)(信客要有一点文化,知道各大码头的情形,还要一副强健的筋骨,背得动重重的行李。,做信客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当时大家都穷,托带费十分低廉,有时还抵不回来去盘缠)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②,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请一学生读缘由——文中第3自然段,引出老信客剪红绸事件)挑起矛盾,
让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生1老信客做的不对,理应受到惩罚活该。(教师予以肯定,你是一个诚信的孩子)生2老信客其实也不容易,风尘苦旅了大半辈子,其实他一直以来都是诚信无私的,这次只犯了一个小的错误,却遭到了四乡的猜疑,虽然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他平时吃的住的都很差可以证明他的清白。面对自己的错误,他深深地悔恨,甚至用自己的鲜血来惩罚自己,他没有为自己声辩,而是急着找下一个接班人,因为“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足以可以看出老信客的善良厚道,为他人着想。(你很善良,想法很有见解,假如乡人和你的想法都一样该有多好啊)生3从第10段我们可以看出老信客其实用自己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赢得了流落在外的游子的尊重,也读到了老信客命运的凄凉,排比句也传神的写出了他的孤独和对往昔职业的眷恋。让我们不禁感叹唏嘘。
(过渡:从同学们对老信客的品读当中,我们体会到信客这份职业的艰难和悲苦,做这份职业的人更是要承受太多的危难和凶险。虽然老信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年轻信客很快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但是年轻信客他能不能挺过来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年轻信客都做了些什么?
生1收发信物 还要代读代写书信
生2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报丧,送交遗物
(”充当代理人,报丧,送交遗物”这件事挑起矛盾,师:要是你,你愿不愿意做信客、、、、、、主要是让学生感同身受,突出信客的任劳任怨,宽容理解他人。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事情不管分内分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辞,虽然有时还得忍受无端的猜疑与羞辱。但他忍辱负重,因为“18段”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村人对信客的不理解,不尊重。
重点品读(1)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2)“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听之忍之,连声诺诺。”
(这里要谈到人品,人情)
师:还有一件事更是凶险,信客有一次送信道一个发了财的同乡、、、、、、继续挑起矛盾,要是我,我肯定和那个同乡干上了,这还能忍啊?你会不会忍(指一学生)
生:我也不会忍,他打我,我就跟他拼了我还会把他的丑事到处宣扬,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让他名誉扫地、、、、、
师:是啊,我很赞同你的说法。可是信客为什么忍下去了呢/
有同学马上从书中找到:因为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生2:如果他说出去的话,他的老婆一定会和他离婚,而他的小孩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了他不能拆散一个完整的家庭。
(你考虑得很周到)
生3其实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信客宽容善良的品质,他不但没有以牙还牙,不挑事,还没有说他的任何坏话(你分析的真好)
师:信客是多么的委屈、多么的艰难啊!他被发了财的同乡狠狠的打了两耳光,还被扭送到巡捕房。可见信客这个职业地位非常卑微,他没有揭发同乡的丑事有足以证明他处处为他人着想,懂得人情世故。但是他却苦了自己
这么一个可怜的人,这么一个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任劳任怨宽容善良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他还能坚持下去吗?
生:不能,支撑不下去了(读“这条路雨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师:是啊有人说过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他一辈子凄风苦雨,风餐露宿,风尘苦旅,换来的却是生活得不到保障,收入微薄,身体劳苦;他一辈子处处为他人着想为乡亲挑起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接通了城市和乡村的血脉。而他换来的只是猜疑怨恨欺凌、、、、、他真的撑不下去了!同学们,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领略到了一个信客的厚重和人性之光。而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减少浮躁,更多宽容,才能构筑和谐社会。信客被打退出这个行业,却又是他的无奈,也是现实使然,一位信客也是人,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可以原谅打他的人,那是代表乡情,但他无法跨过自己的心坎,他也需要尊重需要肯定和关爱!
社会总是有良知的,奉献者终将会赢得敬重与怀念。信客的人品,懂得人情世故最终让他有一个好的归宿
。
四、悟读课文,体察人情(3分钟)
1、出示一组处于社会最底层人群工作图片。
小结:同学们,我们中很多人将来所从事的也就是像信客邮递员一样普通平凡的工作。我们虽然不能做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像信客一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好每一件事。当然我们更应该懂得关爱和敬重社会上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让我们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尊重,才能构筑和谐社会,才能让爱走得更远!
五、推荐阅读 《文化苦旅》(1分钟)
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读余秋雨著的《文化苦旅》,不会让人手舞足蹈起来,也并不会让人很兴奋。然而无论何时,无论在汽车上,屋子里还是桌前,床畔;无论是欣喜,慰然,还是沮丧,寂寞,打开余秋雨的散文,你都会渐渐融入他的文字里,随他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倾听他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文人,去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
六、板书
信客
余秋雨
诚信无私
任劳任怨
恪尽职守
宽容善良 }宽容 理解 尊重
默默奉献
体察人情
、、、、、、